宋舸 作品

第416章 應天府

  除了戰場殺敵,捕獲俘虜、繳獲輜重也是不可忽視的好事情,至於那些蒙韃的兵刃在戰鬥結束後,自然會由不入隊人前去清理收集。

  不入隊人沒有什麼軍功可言,收繳武器裝備只是分內的工作,屬於基本工資覆蓋範圍,但是每個不入隊人都很期盼這一份辛苦的工作。

  戰場上死那麼多人,割耳朵的士卒是不可能每個都搜刮得乾乾淨淨,而不入隊人卻需要剝下敵人的甲冑。

  這衣服都給扒光了,若是身上有些錢財自然也逃不出不入隊人的手心。這一筆繳獲無論多少,宋軍上下皆不干涉,也算是不入隊人的意外之財。

  至於屍體,自己人那是肯定需要挖坑埋葬的,敵方的屍首就找個大坑或是溝渠一丟了事。沒有條件的,便找些樹木柴禾澆上猛火油,一把火解決問題。

  戰功相對應的擢升和金錢獎勵都要等到戰後才一併上報處理。和軍餉一樣,一般都是分發給士卒的家人,不存在戰場上發放財物的可能。

  以上就是宋軍大致的軍功分配形式。

  騎兵還在四處追擊蒙韃潰軍,宋軍的步卒已經衝入宋城開始救火,應天府對於文天祥來說是有著特別的意義,比之東京開封也是絲毫不差。

  其他的城池燒了便燒了,可這應天府宋城卻是萬萬不能焚成白地。在文天祥的命令下大量的步卒手持軍械衝入城中。

  可城中的建築卻和預想之中天差地別,這曾經居住著幾十萬人的大城竟然破敗不堪,大量的房屋早已垮塌,入眼之處一片蕭瑟。

  城中被宋軍驅趕出來的民眾不過兩三千之數,大多形如枯槁,面色麻木,望著到處燃燒的火頭,既不奔逃也不救火,彷彿這火燒不燒的和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望著這些行屍走肉般的老弱病殘,宋軍放棄了組織他們救火的打算,只是派了些士卒就地看管,嚴令他們不得妄動。

  城中的火頭雖是有很多處,可無非是點燃了些房屋中的破爛,蒙韃並沒有四處潑灑猛火油,隨著一間間破屋被燒塌,這火勢自然也就小了。

  士卒們一邊仔細探查是否有蒙韃的埋伏,一邊組織人手走水滅火,不到一個時辰,城中的各處火勢都已得到了控制。

  荒廢已久的宋城中可燃之物並不多,灰濛濛的一片土牆與磚瓦,能拆卸的門窗木板早已不見了蹤影,不是被用來對陣中作為盾牆,就是被蒙韃自己用作了柴火。

  等到城中四處查探完畢,也沒有發現伯顏在此埋藏任何火藥,宋城是奪了回來,可這滿目瘡痍讓文天祥實在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