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86章 鶴頂紅

  如此說來,宋軍已經掌握了空中地下平面、從遠到近的全方位火力攻擊手段,不可不謂是件振奮人心的好事。

  王其昌和胡三省是知道有那麼個玩意配發給了火箭都,可具體是如何厲害卻也並不清楚。

  鐵子拌了砒霜的事情,趙昰只不過在給文天祥的信中提了一句,作為趙昰本身來講有沒有砒霜是無所謂的。

  在趙昰的認知裡那些作為廢鐵的鐵子,足以給敵方來帶破傷風或是其他感染。而且鐵子不比其他,就算後世也是極為難以清理的,趙昰不相信蒙韃能有處理這些傷害的手段。

  大量的病號將拖垮忽必烈的軍隊後勤,趙昰原本的打算是將地雷做得極小,只要能炸傷或是炸斷馬蹄便以足夠,以數量取勝,把整個大都給圍起來。

  趙昰的計劃中,地雷的尺寸不大於手榴彈,甚至直接用手榴彈改裝。可卻遭到了江鉦的強烈反對。

  在江鉦看來,炸傷馬匹或是蒙韃士卒根本沒有意義,忽必烈根本不會來救治這些傷員,趙昰的想法太過於天真,斷了腿腳的蒙韃會被自己人拋棄,因為他們已經成了蒙韃眼中的廢物。

  忽必烈甚至可能驅趕漢人或是非戰鬥人員出來踩地雷,他才不在乎死傷多少人。

  只有炸得無人敢靠近,炸得膽小的馬匹全瘋了,炸得蒙韃不敢再試第二次,炸得受傷的士卒還有戰鬥利用價值卻無法救活的地雷才是好地雷。

  爭辯不過江鉦的趙昰只得聽從了意見,把地雷製造的方向轉化為殺敵而不是後世通用的傷敵。

  趙昰頗感遺憾,他心目中最好的地雷還是蝴蝶雷,自己目前沒有三個字母的高爆藥,但也可做得大些,蝴蝶雷做不成,做個鴿子雷總也可以。

  臨安的御前兵器所以及廣州兵器所,在扶桑平定以後就不再製作戰船和陸軍火炮所用的木託定裝榴彈,剩餘的庫存足夠應對海上的敵情,更何況哪裡還來的什麼海上敵情。

  主要的精力全都用來製作竄天猴、黒爾、手榴彈以及槍支和子母炮的彈藥,那些一百口徑以上的炮彈目前暫時沒有需求。

  地雷相比榴彈還要更好做些,不需要熟鐵澆鑄的厚實彈殼,只需要極薄的外殼,若不是澆鑄方便,便是用鐵皮打造也所費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