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45章 逼宮

  “何時何錯之有!不過是批駁一下朱熹的言論,如何便是罪不可恕?那辯論文章中也不過說了王霸可同行,天道人慾並存,漢武唐宗以人慾治國,難道都亡了國!我自瓊崖起,以人慾治國,比之天理如何?這山河故土哪一寸是靠天理奪回來的?”

  趙昰也不再正襟危坐,騰地站了起來:“所謂天理人慾,我仔細研究了半月。超出生存所需的便都是人慾,這便是邪說。若是如此,人人都去枯坐參禪豈不是天下太平!”

  “官家以偏概全,只講其表而罔顧其意。所謂去人慾,不過是不能外慾強烈矇蔽自心罷了,如何能做此解。”王應麟只覺得生氣,這趙昰不學無術,歪曲大義,這套說辭只能去錢塘門矇騙那些愚民,如何也敢拿出來在此辯論。

  趙昰沒有想到這道統之爭會變得如此激烈,這些士大夫維護道統的決心超出了趙昰的想象。

  趙昰畢竟是現代人,不知道道統對於這些士大夫們的重要性,一旦道統被顛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程朱理學及雙陸心學便是這些儒家開發出來要與君王共天下的士大夫學說。現在被稱為宋學的這一派學說,和以往歷代的儒學有著根本的不同。

  宋學不再強調君主的作用、民眾的作用,而是強調知識分子這個精英階層中每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

  陸秀夫、王應麟這些精英都是深受范仲淹的影響。他們的核心價值觀既是忠君愛國,又有監督君王不要胡作非為的職責。

  所謂:為肆予一人之意,則國必顛危。

  這種意識形態其實和現在最普遍的政治形態很相似,但是由於體制、文化等原因,弊端也是極大的。

  皇權不能集中,趙昰想做的很多事情就會受到掣肘,廣開民智,富民強國就是南柯一夢。

  趙昰不過是試試水,先把理學拉出來祭旗,便已經弄到了逼宮的地步,要是直接上來發檄文討伐孔府不知道會變成何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