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236章 棉紡廠

  南嬛點點頭。

  “你請仔細看,我這上面不是鐵棍,乃是一快鐵板,這鐵板和木架之間可以調節高度,和下面的木棍緊密貼合。下面也非木棍,乃是一圓木外包牛皮。”

  軍官繼續說道:“這牛皮我已經試過,黏連棉花效果甚好,也可以使用其他皮革。圓木之外置一棘輪和水輪相接,無需人力操控。只需一人在鐵片上傾倒棉花,便一車可抵十數人。”

  “皮棍另一端裝一十字杆(飛輪),帶動後方小滾軸,滾軸上密置豬鬃,轉動之時可將棉花從皮棍上刷下,無需人力摘取。”

  “此車簡單易造,維護亦不費人力,使用仔細的話,一張牛皮可用數月。豬鬃也是易得之物。與趕車大相徑庭,不可同日而語。”

  白銅牌子說道此處頗為得意。

  南嬛盯著圖紙看了半天,才看懂了這軍官所說的東西,大概算是明白了過來。

  南嬛抬頭對著軍官笑道:“這圖樣,普天之下怕也只有都頭自己能看得懂。”

  “小娘子小瞧於人,某可是個指揮使。”

  “小女子不識得指揮使威儀,還請恕罪。”南嬛微微欠身,“還未請教指揮使性命。”

  “某乃英德府巡檢指揮使徐明浩。”

  “徐指揮使萬福,我這就讓人取錢來。”南嬛又行了一禮,心中卻是一驚:這消息都傳到英德府了?這軍漢也是厲害,便是水路也要兩天時間。

  徐明浩揣著三十個金幣樂滋滋地走了,這下發了筆橫財可抵得上好幾年的俸祿。

  徐明浩的事情暫且放在一旁,製作出了皮輥車的棉紗工坊,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增江的水流帶動水車,源源不斷的棉花纖維被豬鬃刷下,再被工人用羊腸做的弓弦彈散,最終捻成棉線。

  南嬛又以賒棉線代工的方式,在廣州發動民婦織造棉布。南家信譽好,又有朝廷做背書,這在家無需投資便能有一份收益,從者甚多。

  整個廣州城內外,唧唧復唧唧,紡車之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