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231章 是戰是和

  至此兩派死仇,可見忽必烈的帝王之術學得很不錯了。

  至於這安童倒不是受了儒學大師的影響。時任中書省老大(組織部部長)的少年安童,因為阿合馬任命官員全部跳過他,安童等於坐了個空衙門。便也結了仇,於是就成了許衡的一派。

  孛兒只斤.真金是許衡一系提倡的皇位嫡長子繼承的既得利益者,故此也和許衡這些儒家綁在了一起。

  忽必烈的朝堂派系大抵便是這個情況。

  忽必烈在朝堂上對於是戰是和雖然沒有表態,可所有人都看出了端倪,這同意了安童的後半段就是認可了前半段。作為皇帝的他是不會表態的。

  在這種默契下,大都的十餘騎快馬向建康、江寧疾馳而去。

  第二日,一支由右丞忽都察兒帶隊,翰林學士火禮霍孫為輔,領著許衡的弟子禿忽魯、不忽木、呂端善、姚燧等兩百餘人的隊伍也向南進發了。

  此時的忙古歹還活著,在外逃竄了大半個月的隊伍只剩下了一千二百餘人,無處可去的忙古歹只能退了回來,躲在宣城附近的敬亭山一帶。

  大江是過不去了,南京到銅陵所有的船隻都被明令禁止渡江,除非忙古歹孤身逃亡,不然那麼多人未到江畔就會被漁夫們告發,成了別人的賞錢。

  忙古歹也想偷或是搶幾條船,撇下大隊領著趙賁亨逃回中書省,可這樣回去估計也是死。自己雖叫個蒙名,可畢竟還是漢人。忽必烈對於敗將可沒有那麼仁慈。

  更重要的是這一千二百個人都是旱鴨子,沒有人會操船,這大江如此寬闊,靠兩隻手瞎劃拉和送死沒有區別。

  “唉,天地之大竟無去處。”忙古歹很憂傷。

  “如今大江是過不去了,不若我軍繼續向西突進,從彭澤渡江。”趙賁亨說:“某在彭澤馬當山有一故交。”

  “有一故交又有何用?這江南已無我大元兵馬,倘若去了怕是成了別人的賞錢。”

  趙賁亨還不死心,“我們也可去石埭,那裡有九華山、陵陽山、蓋山,群山環繞或可躲藏個一年半載,待得聖朝發兵南來,便可裡應外合擊潰宋軍。哪怕只有大人在,我們也可慢慢招兵買馬,重新攻克州府,收復兩浙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