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230章 忽必烈的煩惱

  “我不同意!”有人馬上提出反對:“自天可汗起我蒙古人就沒有和談的先例,更何況江南諸路反覆無常。當即刻發兵南渡大江,剿滅趙宋反賊,屠光所有反叛的州縣。把人殺光了,從此便無人敢反。”

  “我願率怯薛軍及五衛征討逆賊。”

  “我也願意。”

  一旁忽必烈最傑出的將領伯顏沒有出聲,太子真金也沒有反駁。對於是戰是和,這種事情其實都是忽必烈說了算。

  可忽必烈聽完兩邊的言語只是嗯了一聲,也不置可否。忽必烈目前的態度,讓群臣們摸不到頭腦。自己到底是贊成好呢,還是反對好呢?

  十三歲當了宿衛長,十六歲就是中書右丞相的安童,此刻終於出來說話了,“啟稟陛下,何不以拖字訣處之?”

  “噢?”忽必烈瞥向安童。

  “派一支使團渡江,便是說去議和。至於具體條件總是要談的,何況南朝的朝廷遠在廣州。這談不談得成,總是不好說的。加上一來一回,便要花上許多時間,就是一年怕也不夠。”

  安童接著說道:“至於今年絕收造成的損失,當由那些往來西域的色目人來補償。聖朝給得他們太多了,是時候回報了。此事阿合馬定能辦妥。”

  阿合馬主要的職責就是幫忽必烈掌管財政,韃虜一不耕種,二不做工,三不經商,掙錢哪有搶錢爽。

  這掠奪來的財富終究是要坐吃山空的,直到後來得了中原有識之士的幫助,才開始做起了買賣。

  這買賣便是放高利貸,把錢借給各種色目人,讓他們去賺錢。蒙古人這時候根本不怕老賴,也沒有人有膽子賴賬,那些色目人買賣做賠了就強買強賣,反正大家都不虧。

  阿合馬便是理財專家,南宋有蒲半城,蒙韃有阿合馬,都是富可敵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