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128章 突火槍

  南宋後期大規模出現突火槍的原因其實和這批義軍一樣,就一個字“窮”。錢其實是有的,泉州外貿和部隊回易收入是不少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阿拉伯人蒲壽庚號稱蒲半城。但是因為腐敗的關係,大部分將領都經不起打算法的核查,所以落實到軍隊裝備就沒錢了。

  按宋史-兵志裡說的批發價弓280錢一把,而箭矢一支卻要74錢,弩箭65錢,根據《嶺外代答》裡所說廣西的大米一斗(6公斤)才50錢,那換做當時產米最多的廣東來說一支弓箭就可能價值兩鬥24斤大米。

  箭頭用的鐵比燧發槍的彈丸要多,膠、箭桿、翎毛的錢也不會比那麼點黑火藥便宜。那種鐵條複合的神臂弩造價可能非常之高,義軍就是搶了造幣廠也是斷然不可能大批量裝備的。

  三千多不太強壯的突火槍勇士沒多久便亂七八糟地來到了前陣,頂著稀稀拉拉的箭矢站在長槍方陣前一丈左右,向元軍不緊不慢地衝鋒。自制的突火槍粗細不一,裝填的碎瓷片、石子、鐵釘五花八門。好在攻擊原理是一樣的,你敢衝過來,我就點火,然後懟著你面門就射。哪怕炸了,那也是一丈之內所向無敵。

  得了阿術死命令的原漢營守城校尉,看著這突火槍和長槍,弩手,盾刀手組成的花陣散亂地朝著自己衝來,有家眷的他除了一死已無他法。

  眼見宋軍越來越近,這校尉便也只能領頭向前衝去。兩百來士卒跟著一聲吶喊點燃手中各種四五六斤重的震天雷、霹靂火和十幾個捧著猛火油瓦罐的倒黴鬼,向前衝去。

  身後的元軍士卒再一次跟著指揮向後退卻,留出了兩丈多的緩衝地區。

  本章作者說附南宋炸藥包配料,以供各位大官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