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27章 貨郎的情報

  “哎,你說得有理。走。”趙昰轉身向黎母水走去。

  趙與珞那裡多少有些危險,趙昰之前只去過兩次。那個用陶缸塔式冷卻法提取流酸的丁拱辰那裡,更是一次都沒去過。還是去找陳惟中問一問這瓊崖的匪患情況吧。

  趙昰領著人來到了海口城黎母河邊,陳惟中管理的槍坊現在已經搬到了此處,和鑄炮坊、炒鐵坊比鄰而居。

  槍坊現在也是用上了水力,槍管不再是人工一點點扭動了。燒紅的鐵條和鐵棍用預製的鐵件緊固,放在水車帶動的曲軸上,一邊扭動一邊捶打,不多會一層槍管便就扭好。工人取下扭好的鐵管,用水力帶動的鐵錘再次反覆捶打鐵管。把第一層鐵管進行熱焊接後,再反方向扭纏上一根細鐵條,重複前面的步驟。隨後趁著鐵條還未降溫,把當中的圓鐵棍抽出,這樣一根槍管的毛坯便就做好了。

  然後淬火,交由下一組用臥式水力鏜床,鏜光槍膛。再用水利帶動的麻石磨床,將槍管外側拋光。隨後安裝黃銅製作的照門準星,把成品槍管送到去組裝,組裝好後送去外面度上白銅。

  度白銅的作坊是露天的,趙昰遠遠地看著工人門再給槍支金屬件度銅。古人並沒有電,用的是水銀度,把含錫量很高的銅合金粉末添加水銀製成泥糊狀,均勻塗在金屬表面,然後加熱去除水銀,從而完成鍍層工藝。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作金銀鍍層。是目前唯一能找到的防鏽方法。

  等鍍層完畢按上木託插入通條,釘上銅製配件,加裝皮帶一把漂亮的維中式燧發槍就製作完成了。

  以往我國古代的工匠製造物品,幾乎從無到有全程都是自己一個人單幹,沒有流水線分工的操作方式,其效率可想而知。趙昰作為從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的現代人,斷然是無法忍受這樣的工作效率,於是下令把所有工序全部拆分。

  整個槍坊現在使用水力傳動,流水線操作,一天可以製作七十支維中式燧發槍。等工匠帶的徒弟熟練了,整個規模還可以擴大。目前主要是工匠都需要從零培養,自然擴張規模就要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