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東林再起〔下〕

 作為當年"眾正盈朝"的一員,孫承宗深知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正人君子背後的真實面目,也知道如果讓他們再次"執政"將會帶來什麼。 

 如果說早期的"東林黨"還是一群心繫國家,希望整頓吏治的能臣幹吏,那麼現在的"東林黨"已經變成了一群只知道排除異己,以滿足個人仕途野心的"亂臣賊子"。 

 不提遠的,就說最近"輿論"背後的始作俑者,錢龍錫的仕途平平,個人能力也一般,但他力排眾議,推薦名不見經傳的袁崇煥擔任遼東巡撫,根本原因就是為了讓"東林"插手遼鎮。 

 "薩爾滸之戰"後,長期深居簡出的萬曆皇帝立即啟用熊廷弼,委任他為遼東經略。 

 熊廷弼在遼鎮任職多年,智勇雙全,無疑是遼東統帥的理想人選。但由於他出身“楚黨”,且無人能約束他,朝中的“東林黨”便聯手反對他辭職歸鄉。即使在遼瀋失守後,天啟皇帝再次任命熊廷弼為遼東經略,東林黨的官員們依舊不消停,他們推舉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得意門生王化貞為遼東巡撫,以此牽制熊廷弼。 

 由於經略與巡撫之間的不合,面對女真大軍的猛烈進攻,作為遼東重要據點的廣寧幾乎毫無防禦就被攻佔。自此,天啟皇帝意識到“東林誤國”,開始反駁曾經支持他上位的東林官員。東林黨也因此逐漸淡出遼東戰局,直到袁崇煥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