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在晉

 或許是意識到自己的言論過於"聳人聽聞",王在晉沒等tianzi回應,立刻接著說:"自隆慶和議以來,草原上的蒙古人已失去往日的威猛,雖偶有侵擾邊境,但威脅已大為減弱。" 

 "如今,遼東的建奴勢力如日中天,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遠遁青海,與我大明相鄰的內喀爾喀部又一直恭敬有加。" 

 "關外蒙古的動靜,或許是空穴來風。" 

 說完,王在晉謹慎地瞥了眼桌案後的tianzi,他明白這樣的觀點若在朝堂上提出,將會引起怎樣的波瀾。 

 即便他以"直言不諱"著稱,此刻也難免感到忐忑。 

 "朕聽說邊疆衛所形同虛設,有些軍官無視朝廷禁令,與蒙古商人勾結,走私兵器鐵器,此事是否確鑿?" 

 tianzi的聲音在暖閣中平靜地響起,卻讓在場的人臉色驟變。 

 大明曆經兩百多年,邊疆衛所的頹廢已是公認的事實,但"私通蒙古"是叛國重罪,絕非兒戲。 

 "朕在恭順侯府發現了一些線索..." 

 tianzi的話未完,王在晉已感心臟一陣緊縮,呼吸急促起來。 

 天子這話有何深意,難道暗指京城權貴私下與"蒙古勾結"不成? 

 剎那間,王在晉心中湧起荒謬之感,平日裡口齒伶俐的他此刻也啞口無言。 

 "是否可派些兵馬至宣府、大同駐守,以保京師安全?" 

 見王在晉默然不語,朱由檢並未為難這位顯然已思緒紛亂的兵部尚書,轉而提出另一個議題。 

 "陛下,宣府與大同互為犄角,護衛京都,以京營駐紮自然可行,只是統帥人選呢?" 

 說完,王在晉面露困擾之色,自太祖立國以來,便以文官制衡武將,讓武將鎮守一方實屬不合常規。 

 "何不啟用左都督楊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