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521 作品

第53章 資金鍊斷裂〔下〕

 朱由檢並未理會在一旁如釋重負的畢自嚴,心中突然一動,立即追問:"愛卿,這些軍餉能否真正送到士兵手中?" 

 如果軍隊中貪腐嚴重,軍官們勾結一起榨取士兵,那麼無論朝廷如何努力,也只是白費力氣,最終只會落入軍官們的口袋。 

 畢自嚴的臉上顯出一絲驚訝,顯然沒預想到這樣的單純問題竟出自tianzi之口。短暫的靜默後,面對tianzi充滿期待的目光,他慢慢回答:“稟bixia,邊疆重鎮遠離朝廷核心,軍隊的確切人數早已難以考證。若按兵冊發放軍餉,數額恐怕要加倍不止。” 

 “每次發放軍餉,朝廷都會從戶部和兵部挑選能臣幹吏,親自前往邊疆核驗人數。” 

 朱由檢聞言,臉上掠過一絲失落,無助地靠向身後的龍椅。他明白了老臣的言外之意。雖然軍官挪用軍餉、壓榨士兵的現象確有發生,但朝廷也有其應對之策。 

 朝廷每次都派遣能臣幹吏去軍鎮核實人數,再行發放軍餉。說到底,邊疆“有名無實”的根源在於朝廷財政吃緊,無法全額支付軍餉,導致邊防兵力日漸稀少。 

 某種程度上,自成化年間以來,大明將領開始盛行“培養”親信部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朝廷無法供給充足的軍費,自然會把有限的銀兩集中於自己的親信部隊,以確保軍隊戰鬥力,穩固自身地位。 

 比如,遼東總兵李成梁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在民間爭議頗多。當他在遼東半島執掌兵權,倚仗他的“遼東鐵騎”,無論是深山的女真人還是草原的蒙古人,都不敢侵犯邊境。然而,他的“遼東鐵騎”如同私人軍隊,也催生了他的野心,讓他漸漸有了擁兵自重的想法。 

 或許是無意,或許是刻意,李成梁開始扶植建州女真,並容忍她們發展壯大。等到朝廷大臣察覺到建州女真對遼東構成的威脅時,才驚覺除了李成梁,無人能指揮那支像私軍一樣的“遼東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