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王的憂慮

 天啟七年,九月。 

 夜深人靜,京城東隅的信王府卻燈火如晝,十幾位官員不約而同地彙集於此。他們身披各色官袍,面帶凝重,狹小的偏廳內,氣氛沉重得幾乎凍結。角落裡的宮女和太監小心翼翼,屏息靜氣,生怕一絲聲響打破這份壓抑的寧靜 

 唯有少數聰慧之人注視著眼前的這群朝廷重臣,眉宇間流露出深思的神色。 

 大約在三個季節之前,當今的天子朱由校,偕同權勢滔天的“九千歲”魏公公與“奉聖夫人”客媽媽,在西苑的舟上游玩,不料竟遭遇了落水的變故。 

 儘管迅速被營救上岸,但那場驚魂未定的意外還是讓他深受打擊,回到宮中便一病不起。 

 原本以為帝王正值盛年,加之太醫院的名醫們全力以赴的診治,應早日康復,豈料帝王的病勢竟日益加重,自此未曾親政,健康狀況成了謎團。 

 如今,那些在朝廷內外縱橫捭闔的權臣們深夜聚集在信王府,必定是出現了非同小可的變故。 

 此情此景,讓這些小宦官心中陡然升起一個驚人的猜測,他們不由自主地倒抽一口冷氣。 

 嘶。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那些街頭巷尾流傳的關於帝王身體狀況的流言,並非無根之水,而是有些真實的影子? 抑制住內心的動盪,侍立一隅的小太監們不自主地將疑惑的視線投向了紫禁城的深處。 這大明江山,難道即將迎來風雨飄搖的時刻? 

 王府的大廳內,夜深人靜,卻未見半盞宮燈閃爍,只有高臺上的一對燭焰搖曳,隱約勾勒出案後少年模糊的面龐。 

 微弱的燭光下,那身形略顯纖弱的少年披著繡有四條龍的長袍,眉宇間竟與天子朱由校有三分神似,足以亂真。他的對面,一位身著麒麟圖案官服的老者端坐,滿頭白髮,鬍鬚如雪,卻透出無比的精神抖擻,一雙鷹隼般的眼睛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年邁的國公,宮廷的傳言可有確鑿依據?短暫的靜默後,高位上的青年不自主地低聲質問,或許是情緒太過焦慮,修長的手指在桌面敲打出無規律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