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打更人胖胖 作品

第180章 頂級帝王綠

 可惜那道可怖的傷疤牽動著臉龐,讓他的笑臉變得有些詭異。 

 “小哥好眼力,兩個印章是我這裡最好的印章,都被你挑走了,兩個一起算一百吧,那幾個不起眼的小玩意不值錢,算十塊吧”。 

 “至於那個石頭,雖然我沒打開,但是它是當年我歷盡艱辛從緬甸帶回來的,絕對的老坑料子…”。 

 “能跟我講講嗎?”譚震瞬間勾起了好奇心。 

 “可以,你要願意聽,我就跟你說說...”. 

 青年漢子說著,眼神也變得迷離起來,似乎勾起了那段曾經的往事。 

 譚震沒出聲,他靜靜的聽著青年漢子的嘮叨。 

 從他的敘述中,他得知他曾經是一個下鄉的知青。 

 在那段特殊的年代,來到交通不便的西南邊陲插隊。 

 目的地是一個地處深山的小山。 

 需要在縣城轉馬車,再步行幾十公里才能到達。 

 那裡的條件非常艱苦,沒有公路相連。 

 且地勢險峻,與外界的聯繫就是一條羊腸小道。 

 平時還好,勉強正常通。 

 ,一到雨季,山洪暴發,道路也幾乎隔絕。 

 外面的物資都要靠人扛手拉的方式運進來,寄一封信要好幾個月才能收到。 

 這裡生活異常艱辛。 

 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到近在咫尺的緬甸去背玉石來中國販賣。 

 以此獲得微薄的收入換取山區缺乏的鹽巴,布匹和其他生活用品。 

 這塊原石就是他當年插隊的時候從緬甸揹回來的。 

 不要以為背玉石很簡單,邊境地區森林密佈,山溝縱橫。 

 深林中蟻蟲毒蛇多如牛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暴死荒野。 

 也就是山區貧瘠的經濟,山民們不得已才幹起了這個冒險的營生。 

 當年他們高唱著革命歌曲,拿著紅寶書,滿腔熱情來到美麗的西南邊陲。 

 原想可以大展宏圖,可是現實卻無情的擊碎了他們的美夢。 

 在那個偏僻的角落,他們日復一日的做著和山民們一樣的事情。 

 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早日回到自己的家鄉。 

 可就是這個小小的願望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實現。 

 當年十幾個插隊的知青,回來的不過寥寥數人。 

 有的等不及回城的喜訊,已在當地娶妻生子。 

 因為國家政策的規定,已經在當地結婚的知青將不予返城。 

 只能做了山裡的農民,就像譚震的中學老師王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