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打更人胖胖 作品

第5章 那一段塵封的往事

 也不怪老三叔有疑慮,湘南地區山多林密,交通不便,又遠離古道,很少有客商經過此地。 

 數百年來就沒聽說過有什麼達官貴人在此居住過,又怎麼會有什麼古墓呢? 

 “真的不騙你,我那天在後山放牛,看見一個遊方道人往山後面跑,嘴裡還唸唸有詞,我覺得有事,就一直跟著他,看他在後山山洞到處敲打,應該是找古墓機關,你想呀,要咱先找著,那蓋房子的錢不就有著落了嗎?” 

 為了讓父親相信自己的話,譚震也是拼了,硬是編造了一個遊方的道人出來。 

 都說財帛動人心,這話一點也不假,譚震編造的謊言雖然簡單,理由也是有些牽強,甚至漏洞百出。 

 可是對貧困潦倒的老三叔來說,不亞於黑暗中的那道亮光,他的神色瞬間有了變化。 

 “要不?咱去看看?”或許是因為貧困潦倒的家庭經濟,一向穩重的老三叔顯然也動心了。 

 “爹,記得帶上手電筒,蠟燭,還有洋鎬哈”,譚震想起後世看過的“探墓秘聞”,開始叮囑老父親準備好相關的工具。 

 “知道了…就你能!”譚林嫌他囉嗦,隨手就是一個爆栗子,把譚震打的眼冒金星。 

 譚震委屈的直想哭,小屁孩沒人權,這大人怎麼都這樣! 

 本來譚震是想晚上去的,因為白天出來幹活的人比較多,碰見可就不好了,有時候解釋多了反而會引起人家的猜疑。 

 特別是在七十年代以後,國家對農民的政策逐步寬鬆,私有制經濟開始出現苗頭,開荒種地的人越來越多。 

 以前瞧不上的山旮旯裡面,都有人去開荒,為的無非就是多種一點玉米大豆,幫補一下家庭經濟。 

 中國的農民最是勤勞,哪怕是炎炎烈日,外出幹活的人依然不少。 

 老三叔今天特意去生產隊請了假,沒有出工,理由很強大,孩子他娘回孃家,我要在家帶帶娃。 

 為此還遭到了隊裡那些村民的嘲笑,認為他就是一個“耙耳朵”。 

 老三叔也不計較,任他們說去吧,他笑眯眯的就回了家。 

 進山之前,他精心準備了一些工具,他找了一對竹筐,竹筐裡裝著幾個編織袋,洋鎬,手電,蠟燭,火柴什麼的也都備齊了。 

 為了安全起見,還把家裡的那隻大公雞給給帶上了,還用絲線綁住腳,準備用它去洞中“探險”。 

 往後山走的時候,老三叔也一再叮囑譚震,如果碰到有人問就說家裡沒柴火了,到後山砍點柴火。 

 可能是運氣好吧,這個時候的大人們都在田裡勞作,孩子們也因為天氣熱都跑到河邊洗澡去了。 

 整個後山靜悄悄的,沒看見一個人影。 

 穿過一片松樹林,矗立在半山腰的山洞口已遙遙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