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斯文兒 作品

第34章 治蝗

 至於慶陽州和天水州,因為二州地處南方,水田較多,因此,蝗災的影響還在可控範圍之內,遠遠沒有望江州的蝗災那麼嚴重。 

 望江縣和其他臨近的數十個縣城一樣,臨時設立到了“治蝗委員會”,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政務都停下了,消滅蝗災才是第一要務,因為這些個密密麻麻的蝗蟲,直接趴在農作物的根莖上,啃食莊稼,和人們爭奪糧食。 

 薛寧的調令還沒有正式下發,他先忙碌起來了,他是本縣“治蝗委員會”的會長,理應衝在第一線,他又是守備武將,能夠調動軍隊,當然是治蝗的主力。 

 李星辰不得不暫緩行程,留在望江縣治理蝗災,他曾經學過一些個關於昆蟲的知識,知道蝗蟲的一些屬性,蝗災在歷史上並不可怕,每隔幾年都要發生一次,但是這次的蝗災似乎異常兇猛,為歷年來最厲害的一次。 

 然而,就在此刻,坊間有流言傳出,說這場蝗災實際上是“天罰”,也即是“君臣無道,天降懲罰”的意思,因此,不少流民對於姜氏皇室逐漸心生不滿情緒,更有甚者,在某些更加偏遠的地方,爆發了起義,準備推翻姜氏皇室的統治。 

 李星辰作為一介草民,顧不上這些個家國大事,他現在唯一的目的就是,尋找治蝗的辦法。 

 此刻他在縣城的架格庫上,足足待上了三天三夜,翻閱了上百本關於自然災害的書籍,終於找到了一些記載。 

 慶陽王朝建國以來,曾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蝗災,每次蝗災都和乾旱有關,而治理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比如說有鼓勵百姓食用蝗蟲的,也有官府採取“粟米交易”之法的,蝗蟲最大的隱患就是饑荒,部分官府鼓勵百姓捕捉蝗蟲,用來交換粟米,這些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只能緩解蝗災的危害,卻不能從根本上治理蝗災。 

 最後還是在一本發黃的冊子上,找到了相應的治理辦法,用火克蟲。 

 當晚,李星辰在薛寧等人的帶領下,來到了一片開闊的空地上,點燃篝火之後,再撒上些香料,頓時,漫天的香氣迅速瀰漫開去,眾人只是靜靜的等待著蝗蟲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