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格樂瑪 作品

三號心理諮詢室

2023.9.18

2023年第43本書《成吉思汗的女兒們》,很感謝hAtAn蒙古女性讀書會群裡的夥伴分享這本書,當然想要感謝的不止分享書籍,還有她們的思想和對我的啟發。

我們開啟一本書時,冥冥之中是有指引的,這本書增加了我內心的力量,來自於遙遠的祖先的力量,作為蒙古族女性的力量,渾身的血液在奔騰、流動,充滿了能量。

曾經一度糾結於讓孩子讀蒙授還是漢授,雖說現在都變成了雙語教學,沒有多大的差別,唯一差別是孩子是否選擇認識自己的母語,學會講、學會讀、學會寫,未來運用的可能性較小,但不會書寫自己的民族語言總覺得有一絲遺憾。去年跟老公商量,決定送漢授的學校,但幼兒園階段還是讓他在雙語班,每當別人問起這個問題,在說決定送漢授學校之前總要鋪墊一句: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嘛,但心裡總覺得心虛。有一天,跟兒子騎電車走在路上,兒子指著一個店鋪牌子問我什麼字,我說了漢字又告訴他右下角的蒙語時,內心有種淒涼感,如果兒子用漢授唸書,再也不會讀懂專屬於我們民族自己的文字了,那一刻內心動搖了。

假期去錫盟旅遊,美麗廣闊的大草原,帶有民族特色的建築、文字和美食,領著孩子去參觀博物館,跟久違的大學同學吃飯,聽他彈著吉他唱著優美的蒙語歌曲,內心深處湧動著一股暖流,我想我不該剝奪孩子學習母語的權利。我身邊有很多學習漢授,並事業有成很優秀的人,之前我一直疑惑她們為何想要學習民族的語言呢?我們現在工作、交流溝通都在用漢語,好像沒有必要在工作之後撿起來學習,但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瞭解到,每個人都想要歸屬感,對家庭的、對民族的、對文化的、對國家的歸屬感。當我們對自己的瞭解不夠時,會覺得不踏實,會一直尋求根源,這根源來自於原生家庭也來自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