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不語 作品

第3章 財政問題

接手領地後,斯溫把領內防務和治安交給蕾妮雅,派烏爾霍去調查河木鎮及周邊地區的情況,而他自己則帶著魯伯特,和圖維一起去察看河木鎮的金庫與賬簿。

“斯特林爵士一直要求,所有財務收支都要記錄在檔。”圖維拿出鑰匙打開檔案庫的大門,撲面而來的是浩如煙海的文件紙張,“如果您想看直觀一點的記錄,我們也做了簡賬。”

斯溫愣愣的看著那堆滿牆壁的賬簿,這龐大的文件量比他在蘇克森六年的課本都要多。

“呃,先把簡賬給我吧。”頭大的斯溫暫且放棄了自己親自管理財政的想法,盤算著該怎麼找個專業的財政官來處理這一堆的賬本。

圖維鑽進賬本堆,輕車熟路的找出一本不比魔法學院的符號學課本更薄的賬本,交到斯溫手中,同時遞到斯溫手上的還有金庫和檔案庫的鑰匙。

“這是鑰匙,原本是斯特林爵士讓我代為保管的,現在交還給您。”

斯溫接過鑰匙,想了想,又轉手交給魯伯特,自己翻開了賬簿。

從簡賬來看,河木鎮轄下有四個村莊,每個村莊的人口在八十人到一百五十人不等,平均每戶領民佔有一百五十畝到兩百畝的農田,農田總面積在一百八十公頃左右。由於宴灣地的豐饒,混合穀物產量在減去種子糧、口糧和賦稅之後,可以達到每畝110斤,一公頃土地可以養活一個五口之家,養活領內人口綽綽有餘。

但土地的產出到了稅收上,情況又不是那麼樂觀。

帝國貴族領地的地租一般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利維坦領算是平均水準,百分之四十,按照平均產量,每畝土地要交納約四十斤的小麥。但河木鎮的農田並非斯溫所有,土地的所有者除了少部分有產的自由農外,大部分都屬於伍德家族,斯溫真正能夠從土地上獲得的稅收,主要是土地稅。

帝國的土地稅約為每公頃三到十五侏儒銅幣,宴灣地的稅率是每公頃八侏儒銅幣,也就是說,近兩百公頃的農田,斯溫一年只能拿到不到八金卡琳。

在帝都開面包房的蘇珊大嬸一年都比斯溫收入高!

如果指望著土地的收入,這輩子斯溫都別想蓋起城堡了。

不過還好,從斯特林擔任執政官這三年的賬目來看,河木鎮的主要稅收來源不在土地上,伍德家族的木材生意才是稅收的大頭。

利維坦領的關稅,一般大部分商品每金卡琳徵收六侏儒銅幣,伍德家族的木材生意每年可以繳納三十到五十金卡琳。除此之外,每三到五年會徵收一次動產稅,根據每個人的財產和收入,城市和直領為十分之一,鄉村地區為十五分之一,伍德家族這種每年能賺上千金卡琳的鄉紳,徵收一次動產稅至少要繳納五百金卡琳。

當然,由於之前斯特林為了籌措戰爭所需的資金與物資,已經向領內徵收過一次動產稅,斯溫幾年之內是指望不上這筆收入了。

另外還有人頭稅,騎士一銀幣,有地自由農一銅幣,沒有土地但財產超過三分之一金卡琳的也是一銅幣。河木鎮沒有騎士,人頭稅只能算是聊勝於無。

粗略計算了一番,斯溫一年能從領地得到的收入不到一百金卡琳,而且其中過半稅收還得依靠伍德家族。

一年一百金卡琳能做什麼?把市政廳的木頭圍牆建成磚石結構都夠嗆!

當然,收入這麼寒磣,主要原因還是土地的所屬問題,斯溫雖然被冊封為河木鎮領主,但河木鎮卻沒有多少土地屬於他。斯溫的前任斯特林擔任的是執政官,本來就沒有土地的所有權,所以賬簿上從沒有計算地租這一塊領主的核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