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巴魯 作品

第四部分:洞庭殘月16鬥詩

(十六)

中秋當日,午後未時便開始“唱酬”。岳陽樓二樓圍坐二十多人,除了縣衙的人就是那幾位進入“唱酬”階段的文人,其中還有賀蘭進明的“老友”夏十二和常極。

胡以安午後出題,竟然仍是“殘月”,這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上午在中秋時候作詩“殘月”就已經讓人絞盡腦汁,能想到的典故能用上的辭藻,已經用盡了。下午再次詠“殘月”,真好像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胡以安為首第一句“樓登岳陽處,月滿中秋時”,接下來十四人需依著這個行律韻腳往下唱和,還需自然的引出主題“殘月”,做不出或者不合規者罰酒一杯,飲滿兩杯,便被淘汰出局。

胡以安下首第一人接道:“天宮聚詩情,廣寒掌燈遲。”

眾人忙贊好。這是規矩,就算不好也要說好。但其實誰都聽出不妥之處了。

第五信正色道:“確實應景,不過‘掌燈遲’那便是月暗甚至無月了,稍微有些不符‘殘月’這一題目。”

那人本來已是絞盡腦汁,聽第五信這樣說,倒也頗有風度,笑道:“正是正是,該罰一杯!”說完真的拿起第一杯酒一飲而盡。

下一位便輪到常極。他幾乎是毫不猶豫脫口而出道:“借得半夕月,入酒成才思。”

胡以安也捋了捋鬍鬚稱好。

接下來一人沉吟半晌,最後憋紅了臉,不得不拿起面前一杯酒,不甘心的喝了下去。

再次就是夏成了,他面沉似水,感慨道:“波平吞玉缺,蟾巢桂一枝!”

第五信和胡雨止互相看了一眼,都暗自讚歎:別人光是為了給月亮去邊角就已經手忙腳亂了,他卻還能留下半句訴說自己的志向。

胡以安讚道:“‘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夏十二心胸寬,才情廣,佩服佩服。”

十四人一人一句,四個回合下來,已經只剩三人。“時”字韻腳本就稀缺,再限題目,就更加難了。有兩位乾脆是一言不發,連喝了兩輪的酒就被淘汰。

到了第五輪,終於只剩下夏成和常極。

常極沉吟半晌,典故雖多,但字幾乎用盡。他手扶酒杯,緩慢道:“孤輪初入水,驚鴻影無姿。”

胡雨止笑著對第五信說:“很形象了!月沉水中一角,驚鴻振翅高飛。”

胡以安卻搖搖頭,心道:這常至棟已經強弩之末,只要夏十二再對出兩句,他就再也不能了。

只見夏成端起面前一杯酒,別人都以為他是要認輸了,結果他低聲吟唱一句“忍別求麋鹿,終得隔與辭!”之後竟然一飲而盡。

在場所有人皆是一愣。常極先站起身,對著夏成一揖,感慨道:“夏兄才高,晚輩望塵莫及!我認輸了!”

第五信看著一旁愣住的胡雨止,嚷道:“好敏捷的才思。相隔天一涯,辭別作離歌,只為求‘鹿’。這中秋之月,果然不能團圓了!還有比這更加淒涼的‘殘月’嗎?”

最終獲勝者是夏十二,乾元二年岳陽樓中秋鬥詩記盛的魁首。

書文草稿整理停當,接下來本應該是開宴暢飲,無非是大家互相恭維吹捧一下。胡以安完全沒有這個心情。這岳陽樓先是發生命案,接著來到巴陵縣主持鬥詩的文壇泰斗賀蘭進明又遭到投毒,他忙了一天,現在只想回去縣衙好好休息休息。於是,胡以安以縣務纏身為由離開了,並未參與接下來的飲宴。

縣令離開,縣衙的人再待下去也沒什麼意思了,就也都跟著他一起走了。

回到縣衙後,胡以安坐在後堂,想著這些天發生的事情。縣尉宋瑾在他下首坐著,也在想著同樣的事情。

張思遠和許亦揚的死,看不出有任何聯繫,還有賀蘭進明帶著護衛來到巴陵縣,又被投毒幾天出不了房門,他們之間毫無瓜葛,出身年齡,甚至相貌性格,完全沒有關聯,只有到了巴陵縣後,才出現一個關聯:出雲閣。

第五信過來報上今日得詩多少,通順者多少篇,辭藻華美者多少......他彙報完,便領命去庫房將帶回來的草稿封存,這些東西大抵堆在庫裡,等到十年八年之後自己就消磨的乾乾淨淨了,再也不會有人記起。

之後是胡雨止過來,他說今日午後“唱酬”,篇幅不是很長,他已經整理抄寫完畢,說完遞上來幾頁薄紙。胡以安根本沒有心情看這個,隨便說了一句:“放那吧,有時間我再看看。”

胡雨止並沒有離去,而是慢吞吞欲言又止的說道:“胡明府,今日這鬥詩的草稿,是否應該送去給賀蘭公那看看。雖說他沒能參與,但是如果他看過詩文草稿,也判定夏十二為魁首,總比您一人獨斷要強一些。”

胡以安擺擺手,道:“無所謂,我並不在意這些,若是你覺得他會有什麼高見,就拿去給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