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義 作品

二十三回 聚眾賭博難寬容 窮人受欺把狀告

其實人的嘴只有兩用,一是吃飯、二是說話,而說話又是兩種結果,那就是不成事就便壞事,說一句好話難使人高興!說句壞話能讓人洩氣、喪氣,乃至怒氣衝衝!要不怎說禍從口出呢。結果李毛猴和賀糧還真惱了,雙方先是對罵,一開口就是人老幾輩,別說是爹孃爺奶奶,就連祖宗八代都破上了!光是動嘴還不夠,接著還要進行升級,兩人又動起手撕扯起來!而且誰也勸不住。常言說打人沒好拳,罵人沒好言,再說兩個村上的人,姓李和姓賀的又都是大戶,家族又有血緣關係,互相連著筋哩!也就是說,你罵李毛猴的老祖宗,整個姓李的都會不樂意。所以,兩個村子都要護住自己人,兩下里則就大打出手了,這一下場面就熱鬧了!而兩個村莊都有好人和壞人,有些人還愛管閒事,往往這種人又都是半生不熟!平常都是八分不講理,也叫無理賴三分的貨,一說打架鬥毆比誰都積極。

有人好說吃的是米,講的是理,誰怕誰呀!你要是橫,我比你還橫!所以雙方一大打出手,便就拳腳不認人,經過了一番撕扯!結果,交戰雙方都沒佔到便宜,是搞得兩敗俱傷。換而言之,兩下里都吃了虧,沒有那方為贏家,只是各自受傷輕重而已!這樣,卻是反目成仇了!因為他們都吃了虧,兩邊人都覺得自己委屈。比如,傷勢較為重一點的,還得各自回去治療修養,在水利工地上,發生了這樣的情況還了得,這決不是一件小事情,哪怕是兩下里都不提及,上頭的人也不能依。尤其是工程指揮部的人,他們得為全局著想,此事不光影響很壞,而且又破壞了團結!如果不進行處理也說不過去,換句話說,對上對下都不好交待。

後來,上邊派人經過深入調查瞭解,還連帶有其它事情也被揭露出來,原來還成了一樁案中案!這事情本來也是由張大勇和孟懷遠,兩位領導進行處理,沒成想問題又進一步複雜化了。由於出了岔子事情也確實難辦,張孟二人也不敢自作主張,所以,他們就只好把矛盾往上交,則把這一案件推給了縣裡。然而有些事情就不是由,張大勇和孟懷遠兩人所管,哪怕就是讓管他們也處理不了,無論什麼事情都一樣,所有問題都有它的矛盾性和複雜性。而挑起事的人本來就是由,幾名賭徒所引起,哪一個都不是好剃的頭,他們除了扯皮、搗鬼,平時就是胡攪蠻纏,所以,就得不讓縣令袁大人,親自出面解決才是!而下面的人一般都是:

遇到困難繞彎走,碰到麻煩都會推;

縣令要接此案件,困難麻煩必面對。

在水利工地上發生的事情,需要處理對於袁大人來講,也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然他也無法推諉,所以,無論怎樣講這一案子,他都無法推拖認真接受。前邊說過,這次打架受傷者,都是由幾個賭博鬼所引起,特別是那賀糧和李毛猴等人,幾人還都受傷嚴重,要說他們也是罪有應得!因為事情全由他們身上發生。幾個人又都是不怕死的,露頭青和搗蛋貨,一打架又是衝在前面,有人說:“這叫木匠做枷——自作自受!”也純屬於是活該!就是殺頭坐牢都不虧,上邊就應狠狠懲罰他們才是。然而此案情況也並不複雜,一切都比較明朗化,也叫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應該是好處理的,後經袁大人簡單一問,對於一切事實經過,幾個人也都全說了!也叫當事人供認不諱。

然而,縣令袁大人便在工地上拍板定了案,他做出的結論是:除了全部謀收他們的賭資和賭具外,對參與打架受傷者要由雙方自理,其醫療費用也是由本人自付。比如:那賀囤偷拿饃和監守自盜一事,他幾次盜竊伙房糧食,轉手倒賣後再進行還賬問題,折算成錢共計銀子不足十兩,但是吃了就必須吐出來!而且還必須要加倍懲罰。因為賀囤本是利用工作之便,進行堅守自盜,除重打四十板子外,不光如數退髒,同時還要罰他文銀二十兩,至於其他人,除各打二十板子外,全都另罰銀子五兩。由其是賀囤從此以後,也不讓他再當火夫了,必須下到前線工地,監督勞動改造!除了白天照樣幹活外,中午和晚上,還讓人把他五花大綁,在水利工地上,到處進行遊鬥和批判,要說也完全是為了,以儆效尤和教育他人。

自從處理了賀囤和李毛猴等人,賭博及偷盜事件以後,在以後兩年多的興修水利中,施工工地上就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這樣事情!也就是說,再也沒誰敢賭博了。同時,又壓制了歪風邪氣,打擊了壞人壞事,在人民群眾中,也就形成了一股正氣!則使後來的工程進展,也比較通暢和順利。很多人都深有體會的說:“也多虧了有縣令袁大人,經常到工地上,親臨坐陣,親自指揮,也使一些麻煩棘手的事情,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和解決,才使得水利工程建設,一直進行得比較順利。則就充分證明了縣令,袁大人的領導才能和藝術,得以充分展示和發揮!同時也讓他的理想與抱負,得到更好地實現”。

俗話說“悠悠寸草心,一片赤子情!”縣令袁大人雖然人年輕,但他不怕辛苦,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卻在文安縣闖出了一條新路,從此也給文安人民造了福,其千秋功業,也被載入了史冊。大家都知道他一身正氣,廉潔奉公,鐵面無私,在任縣令期間,做出了突出貢獻!人們都說他功德無量,這就叫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後人永遠銘記,他的光輝業績。然而袁大人的悲天憫人,以及開拓精神與作為,也與他本人出身分不開,因為他來自於農村,家裡人老幾輩都是窮人,致所以他能身體厲行,嚴格要求,自廉自律,克勤克儉,也是由他的本質所決定。所以,他就能在閒暇無事時,常常一個人下鄉微服私訪,體察民情,與百姓同甘共苦和交流,主動體驗人民生活,深入調查瞭解民情,能掌握下面第一手資料。

特別是在春種夏收季節,他還要帶著表弟曹旺下鄉,去幫助窮苦人家幹活,有時就和農民一起下田勞動!這樣以來,每年就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要到下面與庶民百姓,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他在文安任職縣令幾年裡,全縣所有鄉鎮村莊,可以講他都到過!比如說哪個村子大小,甚致有多少人,又有幾家有錢人,一些地主家的財產,以及家業大致有多少,他都能知道和掌握個大概。也就是說,自從袁大人來到文安後,他一邊帶領人民興修水利,治沙、治鹼、治理環境,一邊又抓社會治安,經過兩三年的治理,不光社會風氣有了較大轉變,其人的精神面貌也都換然一新。常言說:天有道光下清風細雨,地有道豐收五穀雜糧!然而黎民百姓最希望的,就是一年四季都能過上好生活!而如今的文安縣是風清氣爽,年年豐收,人民都能夠安居樂業了!而且也使很多人逐步,都過上了好日子,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