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喝酒 作品

第112章 東晉政府的兩次北伐(二)

 殷浩直言道:“官本腐臭,故將得官而夢屍;錢本糞土,故將得錢而夢穢。”

 當時的人們聽後,都將殷浩的這番言論認為是至理名言,從此殷浩名聲鵲起。

 殷浩曾經隱居十年,朝廷屢次徵召,殷浩稱病,就是不肯出仕。

 當時東晉的名士王濛、謝尚拜訪殷浩後,感慨地說:“殷浩不問世事,何以對得起天下蒼生?”

 這時的殷浩,儼然是東晉時期第一人,玄學領袖,與西晉時期的王衍各領風騷。

 此後,會稽王司馬昱、皇外公褚裒先後數次舉薦殷浩,但是殷浩再三辭讓,就是不去當官。

 從當年的三月一直至七月,朝廷屢次徵召,殷浩屢次謙讓。

 如此反覆三四次後,殷浩實在是迫於無法,這才“被迫出山”。

 會稽王司馬昱因為殷浩名望極高,又倍受朝野推崇,所以視殷浩為心腹之臣,以抗衡桓溫。

 殷浩自識才高,名聲在外,瞧不起桓溫那樣只會領軍打仗的“將種”。

 而桓溫也看不起殷浩這些只會誇誇其談,沒有半點真才實學的“嘴客”。

 因此二人彼此猜疑,相互不和,但是以會稽王司馬昱為代表的朝中大臣卻是樂得其見,坐山觀虎鬥。

 褚裒北伐失敗,朝廷決定任命殷浩為中軍將軍、假節、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

 殷浩接受朝廷之命,以收復中原為己任,準備大幹一場,以酬壯志。

 就在殷浩準備北伐的同時,桓溫也上表請求北伐。

 這本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此時後趙滅國,前秦內亂,前燕正與冉魏交戰,中原亂作一團。

 而東晉一方,若是殷浩和桓溫同時北伐,互為犄角,相互支援,可大大增加作戰實力。

 但是朝廷卻沒有同意桓溫。

 桓溫知道朝廷這是想利用殷浩來抗衡自己,因而心中十分忿恨,於是“拜表輒行”,親率5萬大軍順流而下,來到武昌,朝廷上下一片驚恐。

 此時殷浩的“慫”樣初顯。

 殷浩以為是桓溫妒嫉,準備收拾自己,於是嚇得連忙上書辭去官職,以避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