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的歲月年華 作品

第95章 和你聊天真長見識

 老憨想都沒想,不假思索的說道:“銅錢銀子都有啊!有什麼區別嗎?”

 徐二包子又是嘿嘿的兩聲笑,接著又不急不慢的賣弄起了自己的學問和見識。

 官府收稅都是用銀兩結算的,老百姓手裡以銅錢居多,把銅錢折算成銀兩,就有一個兌換比例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一千枚銅錢也就是一吊錢,但收稅的時候可不是用的這個兌換比例,今年收稅,就是一兩銀子兌換1500枚銅錢。也就是說,官府在沒增加朝廷賦稅的前提下,多收了三成還多!

 曾經就有一個貪官,規定一兩銀子兌換兩吊錢,朝廷要徵收一兩銀子的賦稅,老百姓用手裡的銅錢交稅,需要兩吊銅錢才行,直接多交了一半。

 這些話讓老憨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不服氣的說道:“也有用銀子交納賦稅的,這樣總成了吧!”

 徐二包子剛喝了一口酒,一口酒氣嗆的他一個勁兒的咳嗽,一邊咳嗽還一邊笑著說道:“你呀你……”

 經過徐二包子的解釋,老憨才知道,即使是用銀子交稅,當官的也是有辦法的。

 老百姓手裡的都是碎銀子,官府把碎銀子徵收上去,往朝廷繳納的時候,需要用火,融化澆築成整錠的銀子,這中間是需要一些費用的,也會有一些損耗,這就是傳說中的“火耗”。

 但是這個“火耗”應該算多少呢?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的,有的地方的“火耗”居然能夠翻倍!一直到歷史上的雍正年間,皇帝才下令“火耗歸公”。這才避免了各級官府亂加“火耗”的問題,但是“火耗”並沒有消失,只是需要統一上交了,然後再由上級發下來,作為官員的“養廉銀”!

 老憨這下子沒了脾氣,仍然不死心的做了最後掙扎:“我繳納整錠的銀子呢?”

 徐二包子笑眯眯的問道:“哦!你好氣魄呀!不知道你多大的買賣,需要將整錠的銀子作為賦稅!不過你先告訴我,你那整錠的銀子,是市銀還是官銀啊!成色怎麼樣啊?”

 老憨笑了,笑得比哭還難看,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回答,答案顯而易見的,市銀的成色非常不好的,就算是官銀,每個地方的成色都不一樣,折價你是逃不掉的。再說老百姓用整錠的銀子交稅這根本就不現實,官銀最小的十兩一個,十兩銀子在縣城能購買一套房子了,什麼樣的老百姓需要一次交十兩銀子的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