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傳世之作

 “怎麼不是,這詞雖然寫的是大雁,但其實是用大雁擬人,你們可看到最後三個字了?”

 “馬嵬坡啊,那可是楊貴妃的埋骨之地,玄宗後來死後也埋葬在哪裡,他可是唯一沒有進皇陵的皇帝。

 這兩隻大雁,其實代指玄宗和楊貴妃,樂天半聖《長恨歌》裡有寫在天願作比翼鳥,這位公子寫的詞便有此意,玄宗與楊貴妃化作大雁,貴妃死了,玄宗最後也殉情,既有情,也有思念,完美符合主題。

 啊,我忽然想起來,《長恨歌》裡面的玉樓就是這兒。”

 秋月熱淚盈眶,終於,有人想起來了。

 周辭見這首詞達到了傳世品階,不由鬆了口氣。

 這首詩是元代元好問所寫,原本是叫《摸魚兒.雁丘詞》,原作者是因為捕雁者捕殺大雁,另一隻大雁為之殉情,心有所感,寫下這首詞。

 周辭沒有寫這一點,而是根據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融合在一起,並改了兩個字,所幸沒有出差錯。

 好在這個世界的玄宗和楊貴妃沒有那麼多令人詬病的地方,這才能表現出兩人的情誼。

 張逸安呆呆的看著眼前的異象,心中震撼不已,口中喃喃念著:

 “傳世之作。”

 等到玉樓的樂器都停了下來,張逸安立馬走到周辭面前,語氣恭敬的問道:“還未請教公子名諱?”

 秋月也反應了過來:“對,周公子還未落款。”

 周辭有些犯難:“我沒有印章啊,還是直接寫名字吧。”

 說著便在後面寫下自己的名字。

 【乾聖廿一年留於玉樓,元貞書。】

 “元貞?”

 眾人見到這個名字,努力在腦海中搜索這個名字,卻一無所獲。

 唯一能對上的,只有易經裡面的那個元貞。

 周辭暗暗得意,還好自己聰明,忽然想到用表字。

 除了少數幾個人,外界的人根本不知道周辭的表字。

 “世子,這首詞就放在玉樓吧。”

 周辭對李景陽說道。

 李景陽神色激動,已經看到了玉樓的繁榮。

 秋月有些遲疑,如此傳世之作,真的就留在玉樓了?

 她原本還想著重新手抄一下就行了。

 李景陽見狀,悄悄在附耳說了一句,秋月瞬間不再糾結。

 原來是新東家啊,那沒事了。

 其他人一聽,盡皆譁然,一篇傳世之作就這麼送給玉樓了?

 周辭也不解釋,今日過後,玉樓肯定又將熱鬧起來,到時候自己也能多賺點銀子。

 目的已經達到,周辭便準備離開。

 眾人雖有些不願意放周辭離去,但如此人物,哪怕以前籍籍無名,但從今天起,元貞公子這個名頭就要傳遍大乾了,所以周辭要走,他們也不敢阻攔,只看著周辭離開。

 沒有人發現,柳三變也在這兒,當然,因為傳世之作的出現,眾人已經忘了本來這次詩會是為了柳三變而來的。

 而柳三變見周辭離開,一閃身也消失原地。

 他已經知道周辭的身份了,眼下倒也不急著去找周辭。

 喜歡補全天道後,天道認我當大哥請大家收藏:補全天道後,天道認我當大哥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