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灃 作品

第45章 是技術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還算有自知之明!許桓豐市長和丁和平副市長,完全無視一老一少的交流。簡直是滑下之大稽麼,跟一個娃娃談什麼企業改制!

 真當楚州市無人麼?沒錯劉同志筆頭子厲害,也僅僅是能寫點文章,譁眾取寵罷了。

 很難想象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能對企業改制,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如果不是對市委書記最起碼的尊重,這二位都要拂袖而去了。

 裴書記很瀟灑的揮揮手:“今就是隨便聊聊,言者無罪敞開了聊,就像那咱們在車上聊的一樣。不要有什麼壓力,也不要有什麼負擔。

 你的也未必就會採納,頂多算得上是一種建議。我們領導幹部要有開闊的胸襟,海納百川的氣度。廣開言路,多聽聽多看看,不能自我封閉!”

 那咱們在車上聊的一樣?許桓豐和丁和平齊齊看向劉合,真不知道,年輕人跟裴玉成之間,有過什麼樣的緣分呢。

 還是,兩個人之間有什麼淵源?否則裴玉成書記,怎麼可能看中一個年輕人,甚至讓三位大佬幫著捧臭腳呢?

 既然被點將,那還有什麼好的?劉合正色道:“在我看來有些企業的確是陷入了困境,因為他們的設備是二三十年前的。早已經老化,而且企業沒有研發能力。

 最關鍵我們的企業負擔太重,產品附加成本過高。看看紡織廠就知道,企業辦社會現象,將會拖死一批國企和集體企業。”

 厲害了年輕人!難怪能寫出那些犀利的文章,不得不這些話一針見血。直指要害切中時弊,企業辦社會現象的確是沉重的負擔。

 一個數千饒紡織廠,從幼兒園到紡織中專班的職工子弟學校,從醫院到能容納一千四百餘名觀眾的工廠電影院。

 諸如此類的附屬企業,如同螞蟥一般,在紡織廠身上吸血!而1958年建成的棉紡織廠,僅僅是在產能產量上下功夫,根本沒有引進最先進設備。

 不過這些深入話題,劉合真不敢:“這樣的企業除了清算破產,也只能是苟延殘喘。有一些企業,我們卻可以把它更新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