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車同軌

 按照天津發展需求,當前的人力還不夠。

 而水路碼頭這,有一處屬於朝廷漕運卸貨點。

 高腳吊架從船上吊下大量的物資,可卻沒有放到空地,而是直接卸在方形車廂內。

 牽引車廂的是鐵嶺挽馬,力速兼備、適應性強、耐粗飼、富有持久力,極具適合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

 在遼東完全納入治理之後,挽馬便成了京畿地區最好的畜力資源。

 當然,光這樣並不行。

 李賢主要視察的便是官方的漕運卸貨點。

 從碼頭到官倉,有一條奇怪的路線,和普通路面不一樣,其上鋪制著鐵條。

 拉貨的馬車,輪子也是由鋼鐵製成,相比磚石路,鐵軌和輪子能運載更多,更沉重的貨物。

 而且因為是軌道,趕馬車的人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會揮鞭子,挽馬拉動車廂就會按照既定路線移動。

 如此便減輕了官府對徭役腳伕的需求,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可以去滿足天津其他勞動需求。

 雖然是專車專用,可簡單的結構,就能發揮如此大的作用,讓李賢不得不重視,考察能否運用在其他方面之上,釋放更多的勞動力。

 運河總督跟在李賢身側,看著畜力軌道車,道:“吊架和軌道車,極大縮減了卸貨運貨的時間和數量,以往從碼頭運往倉庫,高峰需要百餘人,現在也就多幾匹挽馬,多加幾節車箱,便可。”

 “若是這軌道連接至海邊港口,鋪到北京城,豈不是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李賢看著來往的馬車,悠悠問道。

 聞言,河道總督搖頭苦笑,每個看到畜力軌道車的人都會這麼覺得,可現實並非如此。

 雖然朝廷控制了整個遼地,可馬匹的主要供應對象是軍隊,若是要鋪制如此長的軌道交通,那就需要不少馬力,還不如河運來的方便。

 “李知府,連接海邊港口是可以,但工部研究覺得,應該繞過主城區,最好便是倉庫搬遷,至於與北京城的軌道,當前還不如疏通運河來得方便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