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棄暗投明

 大明的海商成群結隊通過渤海,有的直接面向朝鮮,而有的去了東瀛。

 渤海一帶,大明戰艦不斷探索著前進,除了福船,還有各種型號的軍用船隻在渤海穿梭。

 石亨在備倭城就能看到時不時路過的商船。

 作為渤海門戶,石亨看著商船,就好像看著滿載的寶箱,但檢查過後,都有勘合,只能無奈嘆氣。

 不過,他相信,肯定會有沒有勘合的商船出現,這還僅僅是剛開始。

 當麻達二郎站在港口,眼中卻滿是憂愁。

 以往大明海商多是走私,和朝廷的交集並不多,所以海商對於海外的情報,朝廷並不瞭解。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必須儘快報效國家,沒錯,就是大明。

 麻達二郎找來了石亨,一臉為難說道:“石大人,外臣有事上奏。”

 “奏就奏,找某幹嘛?”

 石亨現在的心思都掛念在軍港和船塢上面,和一個倭人,感覺沒什麼好說的,

 “石大人,其,其實,倭國現在處於內亂之中,各大名支持不同偽皇,如同咱華夏之戰國。”

 心態的變化,麻達二郎說起來也得心應手,沒等石亨回覆,繼續道:“因而倭國無法控制倭寇,畢竟倭寇乃是不同大名所指示,不止是長島上,還有浙江舟山,福建東番,都有倭寇。”

 說完後,麻達二郎長長呼出一口氣,看向石亨,說道:“外臣想將此事上奏朝廷,不知石大人以為如何?”

 石亨捏著下巴,探尋的看著麻達二郎。

 之前那些倭寇的審訊,石亨也知道一些,比如浙商和倭寇有所勾結,比如東番似乎有蒲氏餘孽再次興風作浪。

 “你不想當外臣了?”

 石亨咧嘴問道。

 麻達二郎非常正式地點頭道:“回大人,倭國懷威而不懷德,早在立日本之名,便心生歹意,自命天皇,稱日出之國,可見其異心,外臣不過是棄暗投明罷了。”

 外國人在大明朝當官,可以有。

 歷史上有個叫金濤的高麗人,就曾通過了科舉考試,太祖命他為東昌府安丘縣丞,他以不通華言且親老為由推辭,回家當了右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