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代為管教

 從土木堡之後,大明就處於那種老人突然死亡的狀態。

 陳循從戶部右侍郎直接升任戶部尚書,缺少了王佐這位老上司的指導。

 一開始,朱祁鈺還讓周忱輔佐過他一段時間,但是像這類大手筆支出,每個部門都說自己很重要,陳循自然一時間還沒適應。

 這可不是朝臣之間的彈劾諷刺,也不是紙面上的高談闊論,這是幹實事。

 作為朱祁鎮之後,太倉庫今年最大的收項,陳循很是重視。

 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摸索著前進,國庫制度的完善,有很多很多事要做。

 陳循還是佩服於聖人的遠見,難怪當初那麼輕易的許諾了七成,想必是早就知道會這樣。

 “陳卿,你不用如此,你也看到了,市舶商稅有如此進項,未來只會更多,莫要一味的去想如何節流,開源才是最重要的。”

 看著陳循似乎有點陷入死衚衕,朱祁鈺才開口道:“銀幣留在庫裡也不過是塊沒用的石頭,能花出去的銀幣才是有價值的。”

 “臣也知道,但是這剛過手,還沒捂熱,臣這心就感覺有點慌。”

 陳循開口,他又何曾不知道,只是他在擔憂若是長此以往,那這屆朝廷,或許會成為大明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朝廷。

 “聽說劉安已經前往茂山了,那裡有著豐富的鐵礦。”

 朱祁鈺轉移話鋒,談到了劉安軍隊的動向。

 聞言,陳循立刻想到,鐵礦、鐵課、鐵製品、貿易,一系列的思路如同一道光芒,照耀在他臉上。

 “陛下,若是大力發展火器,那麼鐵製鍋碗瓢盆,是否可以與遼地互市?”

 大明普及的鐵製品,雖然百姓並未全都用得上,但是這些東西,可以跟遼地那群牧民交易,就算是以物易物,那麼其中包含的利潤也是極為可觀。

 茂山在圖們江旁,屬於天然交界處,但是,沒有國境線的概念,茂山就是大明的。

 陳循腦中已經在演化茂山鐵礦鍊鐵之後與遼地其他女真氏族貿易時所產生的價值大致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