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別趕草民

 相比南方,朱祁鈺更看重遼東。

 洪武、永樂曾多次向遼東遷徙百姓,但是收效甚微,當前也是流放之地。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遼東也無法給大明帶來多少稅收收入,所以遼東目前實施的是軍事管制。

 分其枝,離其勢,互另爭長仇殺。

 避免遼東形成軍事統一,在皇帝看來,這就足夠了。

 高昂的統治成本對帝國來說,此時遼東是連稅都沒有的累贅。

 這是一種思維慣性,就算在朱元璋推行棉花種植之後,這種思維定式也還沒被扭轉過來。

 從棉花免稅政策,到永樂家家有棉,其實大明已經可以準備闖關東了。

 若不是軍屯的敗壞,朱祁鈺其實很想利用軍屯去改造。

 歷史告訴朱祁鈺,以夷制夷的軍屯是不可行的,只有改夷歸流才有可能性。

 敢來王府拜年的人不多,再休息一天,朱祁鈺便開始視察起了自己的產業。

 製衣坊的盈利得益於內衣打開的名聲,搭配上皇家的名氣,漸漸開始不再是單純的支出。

 現在製衣坊還沒上工,朱祁鈺帶著杭惠茹走在空蕩蕩的廠房裡。

 大多都是架子,加工刺繡用的木框。

 輾轉走到一處倉庫,裡面正擺放著一臺花機。

 花機通身度長一丈六尺,是種結構很複雜的機械,需要兩人配合使用。

 朱祁鈺撫摸著機身,而杭惠茹則是笑道:“這花機是讓女工熟悉熟練,往後會有更多的花機。”

 製衣坊之前沒有自己產布,布匹多是外面採買。

 也因為這樣,不少布商被吸引到京城。

 集群化手工業,定額定量,所需求的量,可不是小農小作坊可以比擬的。

 “是的,陛下,想您說的,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不過這女工就要再招了。”

 跟在兩人身後的陳凝香開口說道。

 身為製衣坊負責人,領導來視察,陳凝香也不得不來。

 “這花機,你們會用嗎?”

 朱祁鈺轉頭問兩人。

 杭惠茹莞爾,道:“自然是會。”

 而陳凝香則是搖頭,無奈道:“民女不會。”

 這很正常,身為皇貴妃,杭惠茹自然要會織布,王府裡就有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