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好兒子

 劉升會這麼想也不奇怪。

 學生要放假了,在公開課之後,學校就會放一個小長假,讓學生回去過年。

 真正的長假要在立春,也就是二月份,學生要回去幫家裡幹農活。

 冬至大如年,過完冬至,那就是正旦和元宵了。

 大明的正旦也就是春節,也稱元旦。

 一年窮到尾的百姓,會拿出一年攢下來的盈餘,給孩子置辦點衣服,或是買一些白麵和豬肉,做一頓餃子讓孩子嚐嚐葷。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老朱家不允許把豬叫做豬。

 這其實是種很陰暗的誤導。

 大明確實有過禁豬令,那是因為明武宗朱厚照,既姓朱又屬豬,所以才對豬有著特別的牴觸情緒,但是禁豬令只維持了三個月。

 最簡單的道理,如果真的忌諱,那不就說明老朱把老豬同等相視了?

 所以明朝年間,將豬讀成“豕”、“彘”、乃至“肥肥”,那都是民間的習慣而已,老朱家根本不在乎這個,宮廷宴席裡,照樣寫著豬肉。

 比如劉若愚的《酌中志》。

 陰暗的思想總是覺得某些事情要忌諱,某些東西不能說。

 對於朱祁鈺來說,放假前的朝會的時間開始越來越長。

 比如朝鮮國王李祹,遣陪臣南智,奉表朝賀貢馬及方物;請賜紵絲襲衣、彩叚、表裡等物。

 朱祁鈺就很不高興,現在沒有禮部尚書和禮部侍郎,朱祁鈺就問陳循:“朕豈能白白賞賜!”

 紵絲襲衣、彩叚,這些可都是貴重物品,夾金絲的襲衣,就像是親王的蟒袍,一件就要上千兩,而彩叚就是彩色豔麗的綢緞,價格更是不菲。

 “回陛下,貢使南智不白拿,此次進貢黃金百兩、白金千兩、水牛角二百對、貂皮百張、鹿皮百張、茶千包、水獺皮四百張、青鼠皮三百張…少女六人,女使十六人…種馬數十匹。”

 陳循聽到聖人的嫌棄,一下子就說了一大堆朝鮮上貢的東西。

 這裡的白金,指的是白銀,說起來好聽一些,至於黃金,那當然是真的黃金,難不成用銅去糊弄大明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