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事開小會

 “五口人?”

 唐六順眼睛看向門內一眼,問道:“人呢?”

 “婆娘跟著我娘去城裡做短工,我爹代我服了徭役,屋裡是我的,是我兒子。”

 周安磕磕絆絆回答道。

 詳細記下了周安家庭狀況,唐六順當冊子和筆都放回口袋,看了車伕一眼,對周安說道:“若你不把握機會,聖人也沒有辦法。”

 周安愣了一下,隨後苦笑搖了搖頭,送別了唐六順。

 院子裡,只剩周安一人,走入屋內,看著睡覺的孩子。

 天高皇帝遠,聖人又有什麼用?

 聖人能讓他爹孃活過來嗎?

 能讓他婆娘不死嗎?

 能讓孩子吃飽飯嗎?

 每個來的官差都一樣,就算一時能吃飽,後面還不都變回老樣子。

 摸著孩子乾瘦的手,周安不爭氣的流下了淚水。

 家裡就那幾畝田,要是自己扛不住了,那也只能先把田賣了,看能不能熬到兒子長大,到時候他就能安心閉眼了。

 坐在馬車裡的唐六順,呆呆看著手上的冊子。

 他所問的,之後會核對黃冊和魚鱗冊。

 每個被探訪的百姓都畏懼他,坐著伊王的馬車,終究問不出什麼來。

 但若是不坐,又會被懷疑。

 活著回去彙總消息,才是他此行的關鍵。

 唐六順將冊子放回懷中,靠著車廂,閉上了眼睛。

 和唐六順遭遇都差不了太多,出去的巡查組都會受到當地鄉紳的熱情款待。

 接受款待,那就代表著同流合汙?

 這還只是第一層。

 朱祁鈺從來沒想過放出巡查組,那天下被侵佔的田產就會被歸還給農戶。

 如果皇帝說一句話,放幾個欽差就能解決的事情,也不會成為大明滅亡的禍根。

 京城的冬天很冷,但是路上已經看不到乞丐了。

 以工代賑的效果十分顯著。

 在天子腳下,特別是待在宮外的天子,沒有人敢陽奉陰違。

 現在,也沒有朝臣敢提議說什麼天子就是要入主神器,待在皇宮裡了。

 胡濙的叛亂,給了朱祁鈺足夠的理由。

 若說朱棣遷都的時候帶的是富戶,那麼現在朱祁鈺則是將軍卒百姓不斷吸引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