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朕要造小孩

 大明有多少讀書人?

 這很難說,大清敗亡後,文盲率就超過了百分之九十。

 而大明,按洪武二十六年造冊戶口,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口。

 五十多年的時間,歷經四大案、靖難、永樂北伐至正統十三年,造冊戶口五千三百五十三萬四千四百九十八口。

 保守以百分之八十的文盲率,也有百萬的讀書人。

 這百萬讀書人,貴族和寒門佔比極大。

 一旦離開了故鄉,到了京城,以他鄉遇故知的形式開始結交同鄉,在從鄉至鎮,最後至州,擴大的關係網最後成了朋黨。

 然後再從京城散播到各地,如此往復,利益集團就起來了。

 因為讀書的作用很單一,就是科舉,所以朝堂就成為了這些利益集團最為聚集的地方。

 朋黨並非鐵板一塊,而是有利益的不斷交換結成攻守同盟。

 而這種利益交換,也體現在聯姻方面。

 朱祁鈺看著書桌上的士農工商四大字。

 重農抑商有其合理性,商不能亂開,不然就會影響到國之根本,農。

 “生產力、組織管理、人口普查…”

 每項都是難題,朱祁鈺喃喃自語。

 工業水平需要基礎材料,就這,朱祁鈺就很頭疼了。

 “夫君。”

 汪招娣敲了敲門,輕聲喊道。

 “進來。”

 朱祁鈺說了一聲,書房的門被打開。

 “夫君,妾身熬了羊湯。”

 手捧著托盤的汪招娣走了進來,在書桌前立定道。

 “咦?”

 朱祁鈺咦了一聲,起身靠近,聞了聞說道:“不愧是愛妃,真香!”

 聞言,汪招娣瞪了朱祁鈺一眼,因為這夫君聞的不是肉湯。

 “趁熱喝吧。”

 將肉湯放到書桌的空位上,汪招娣坐到了一邊,雙手撐著下巴,就是要看朱祁鈺喝湯。

 然後她就看到了書桌的四個大字。

 “士農工商?”

 “嗯,對了,製衣坊那邊如何?”

 朱祁鈺坐到汪招娣對面,問道。

 目前而言,無論是製衣廠還是王恭廠,也就算是手工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