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哀之而不鑑

 一疊紙,就足以說明如今的東廠和錦衣衛的威懾力名存實亡。

 朱祁鈺看著燃起的火焰,整個大殿都寂靜無聲。

 直到銅盆中僅剩下一堆灰燼,所有人不約而同鬆了口氣。

 “大明的南方、北方、東方乃至西方,都有蠻夷蠢蠢欲動,如今才立國多少年,就準備步前人後塵了。”

 朱祁鈺嘆了口氣,繼續道:“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剩下的事,你們議吧,孤累了。”

 緩緩走下臺階,也沒有人宣佈退朝。

 眾人就看著郕王殿下走出大殿。

 等到郕王的身影消失,大臣們眼神開始看向自己的周圍。

 勾結內侍,沒想到有人搞這麼大!

 不過大臣們知道嗎?

 當然知道,之前狀告王振的時候,就打算牽連一批,但是也被郕王殿下放過了。

 那麼,郕王殿下可欺嗎?

 沒有人會這麼想,都拿出罪證了,證明昨日內廷已經肅清,一些人的爪子都被砍斷了。

 于謙看著銅盆,隨後目光看向王直,道:“先議事,再總結交予殿下吧。”

 平時搞這些,現在戰時,也只能稍微後悔一下。

 王直也是淡然,他的想法是,郕王殿下越來越有王者風範了,不過為什麼行為總是往曹阿瞞身上靠。

 官渡之戰,曹操下令當眾燒燬手下寫給袁紹的求饒信,此後軍心大漲,大敗袁軍。

 典故誰都知道,但能真正這麼幹的,卻沒有幾個。

 “也只能如此了。”

 內閣的意義現在就體現了出來,議政權能讓他們解決很多小事。

 走出大殿的朱祁鈺,轉身時,眼角偷偷看了一下殿內。

 這是一場大型的puA,表明是朝臣們對不起郕王,心裡必定產生內疚。

 畢竟,如今留下來的大臣,很多都是有心抗敵的人。

 大明很大,書信很慢,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而朝會,則是歸集信息,處理事情的地方。

 但是總是這樣的朝會,也限制了官員辦公的時間,大大拉長的工作進度。

 朱祁鈺想把工作帶到郕王府,讓主要負責人跟自己彙報主要情況,明確大臣責任,這樣辦事也方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