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仗佛威力

 “興安,帶些廠衛,嚴加看管糧草,然後請於尚書過來。”

 朱祁鈺聽到王直轉移話題,借坡下驢,對興安吩咐道。

 “臣領命。”

 興安領命出殿,而朱祁鈺則坐下來開始翻看奏摺。

 隨後,他突然噗呲笑出聲,問道:“這姚顯倒是個妙人,當監生有些屈才了。”

 奏摺裡,是由祭酒代呈,裡面寫著【國子監生姚顯言:“臣思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居臣之義、父子之親。

 三代未有佛法,皆享國長久;三代而下始有佛法,事佛愈至,得禍尤慘,若梁之武帝、唐之憲宗是也。

 朝廷修大隆興寺,侈極壯麗,京師謠曰:‘竭民之膏,勞民之髓,不得遮風,不得避雨。’

 又將崇國寺楊禪師尊為上師,儀從同於王者,坐食膏梁之美,身披錦繡之華,視君上如弟子,輕公侯如行童。

 自此之後,天災屢見。】

 “孤覺得其說的很有道理,你們再聽聽。”

 朱祁鈺不信佛,但是寺廟的問題可不止如此,最讓朱祁鈺喜歡的是,這姚顯給出的建議。

 【胡虜犯邊,皇帝被留賊庭,國師、僧眾談笑自若。

 臣願殿下令上師同僧人仗佛威力,前往賊庭,化諭也先,送駕還京,庶可見佛護國之力,以彰尊崇之效。

 不然則佛不足敬信明矣,今後再不許崇尚佛教,實萬代之法也。

 臣每思聖駕在沙漠,不勝哀痛,故敢效一言,不知萬死。”】

 得虧是信佛的興安不在,不然估計得被氣上一氣。

 “孤覺得,這監生所言,極有道理。”

 朱祁鈺的目光看向陳循,道:“陳尚書,你覺得如何?”

 聞言,陳循立刻站了出來,心中一下子知道了郕王的意思,開口道:“殿下,臣以為,此法甚好,各寺各廟皆有田,不用納賦,諸多縉紳鄉豪,將名下田地歸至寺廟,以躲稅賦,長此以往,於國不利。”

 監生的建議有很多,但是郕王單挑這個出來,就足以說明郕王殿下的用意了。

 太祖朱元璋尚佛,定都南京時,就曾大量興建佛寺,一時間,有一百多座寺廟拔地而起,其中有三大寺,所佔田地五萬六千餘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