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燈闌珊 作品

第155章 收授女徒(7)

 林婉婉看看小白鵝的身形,似乎沒什麼戰鬥力的樣子。“可以。”

 謝靜徽拉著朱淑順去和鵝玩,從地上扯了一把草遞過去。小鵝也是有骨氣的,理都不理。我來吃自助,你喂算怎麼回事,喂的還不是我喜歡的。

 下午師徒三人坐在大堂裡,朱淑順和謝靜徽看書,林婉婉在旁邊琢磨婦科三大聖藥之一的烏雞白鳳丸該如何制。藥材配伍都知道,關鍵烏雞怎麼加進去?

 若是病人上門,也不讓徒弟迴避,就在一邊看著診脈抓藥。病人離開再覆盤講解整個過程。

 晚間回家,家人自然關心孩子頭一日的學習情況。

 謝大夫:“今日還習慣麼?”

 謝靜徽複述一日的活動,“早上講課,中午在院子裡吃飯,有葷有素,不過都是豆腐做的。吃完飯後帶著我們認了藥材然後午睡。睡醒起來看書,師父診治病人在旁邊看著,病人走了再講解病人情況和診脈開方。”

 流水一般日程,在謝大夫眼裡最後項最為重要,醫學,說到底靠的是經驗。只靠背書如何行得通,至少林婉婉的教法是不曾藏私的。

 謝靜徽湊到謝大夫身邊,好奇問道:“爹爹,你知道扁鵲麼?”

 謝大夫微微仰頭,“學醫之人如何不知。”

 謝靜徽:“師父說扁鵲的兩個病人趙簡子和秦武王相距一百九十年,趙簡子和秦武王是誰呀?”

 謝大夫思索一番,趙簡子和秦武王都是春秋戰國時期人物,具體相差多久並不清楚,沒人規定大夫必須讀史書。士人啟蒙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醫家啟蒙則是“問曰:脈何以知氣血肺腑之診也”。

 一旦挑破這層窗戶紙,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扁鵲不是一個人,或者說不僅僅是一個人。

 “趙簡子秦武王都是春秋戰國時的人物,這事不要往外頭說。”謝大夫打定主要去尋個文人打聽清楚這兩人的輩分。

 朱大夫見朱淑順空手回家,隨口問道:“書不帶回來?”

 “爺爺,”朱淑順行禮,“師父說點燈熬蠟看書費眼睛,不利將來。”實際上帶回來家裡也不會專門點燈讓她看書,於是和謝靜徽都將新書留在醫館,等休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