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選妃

 那便是,太子殿如今已十九有餘,卻遲遲未立太子妃。不僅如此,殿下身邊無一女子伺候,更遑論孕育子嗣了。

 雖說聖上如今尚值壯年,可既然殿下身為儲君,其子嗣也是事關蕭國命脈的大事。更何況,誰若是坐上了太子妃之位,那便是日後的一國之母,她背後的家族不也跟著“一榮俱榮”了麼?

 於是乎,眾大臣們“正氣凜然”,不厭其煩地勸說太子殿下以天下為重,儘早立下太子妃,為蕭國綿延子嗣。

 這日,在商議完朝政之後,眾人又一次勸諫太子立妃。御史大夫範直從隊列立跨出,大聲道:“陛下容稟。太子殿下為國之儲君,身負皇室血脈綿延之重任。然,殿下早已過弱冠之年,遲遲未選妃納妾,臣懇請殿下以皇家子嗣大事為重,早日選立太子妃。”

 “臣附議!”

 “臣附議”!……範直話音剛落,眾朝臣紛紛跪地,懇請蕭納立妃。

 蕭納負手立於眾朝臣之首,冷冷看著跪伏在地的朝臣,朝斜靠在龍椅之上的聖上躬身一禮,薄唇微啟,說道“兒臣認為眾位大人所言有理,懇請父皇下旨為兒臣選妃!”

 眾人聽見蕭納的聲音,又開口道:“請殿下以國事為重……”勸諫的話說到一半戛然而止,跪在地上的朝臣抬起頭來,面面相覷,皆是一臉的難以置信。方才殿下是同意選妃了麼?這也太突然了,要知道他們可是陸陸續續地勸諫了幾年之久,殿下愣是沒有答應,今日怎就如此輕易的鬆口了?

 斜斜窩在上首的聖上聞言也是眸光一亮,直起了身子,問道:“此話當真?”

 “當真!請父皇降旨,依循舊例為兒臣選妃!”

 “哈哈哈!好!”聖上蕭正焱一下子來了興致,在龍椅的扶手上重重一拍,說道:“傳旨!即日起,傳所有三品以上官員家中年滿十五週歲的嫡女進京待選!”

 其實,不單單是朝臣時不時的勸諫太子立妃,他和皇后也是為了兒子的婚姻大事操碎了心。可偏偏,正主自個兒一點兒也不著急,總是以“政事繁忙”推脫。

 有一次,他拿出了帝王之威,強令他娶妃,結果太子抱著半人高的奏本跑到了御書房,往桌上一放,跪地“請罪”:“父皇之命兒臣不敢違抗,只太子妃關係兒臣乃至皇室臉面,事關重大,兒臣不敢掉以輕心。故恐無暇替父皇分擔朝政,只得父皇多加操勞!”

 蕭正焱看著桌上堆得與他一般高的奏本,腦袋“嗡”地一下。這些年,蕭國天下大定,國泰民安,需要處理的軍國大事已經不多了。故而,他除了每日上朝之外,餘下的事兒大都交給了太子處理。如今再讓他“重操舊業”,勞心勞神,他可不願意。

 於是,太子選妃一事就此作罷。

 “聖上英明!”不論如何震驚,朝臣們算是達到了目的。照例“恭維”了一句後從地上爬起來,心中也開始活絡起來了。

 “朕還有一道旨意,宣!”蕭正焱看向了候在一旁的內侍,命道。“朕登基至今二十餘年,勤政愛民,兢兢業業,無一日敢鬆懈怠慢,唯恐上辜皇天眷命,下負百姓期許,方有如今天下安定,海晏河清之盛況。然,朕大病初癒,龍體欠安,故命太子暫行監國之職,眾愛卿協助太子料理政務,若有軍國重務報朕與太子共議。欽此!”

 此聖旨一出,瞬間在朝堂上掀起驚濤駭浪,朝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時間不知作何反應。

 蕭納抬頭望向倚靠在龍椅之上的父皇。大病初癒倒是不假。半月前,聖上在早朝時發了一場大火,氣急攻心,竟當場暈厥過去。後經全力救治,雖無大礙,但總歸是傷了身子,太醫說不可過於勞累。但若說過於勞累,年輕的太子殿下想起了每日從御書房往東宮送去的一摞摞奏本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