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粽子 作品

第237章 書坊 石秀

 送走吳用、時遷等人,趙禎喚來【笑面虎】朱富,大廚李小二,商量著辦一場宴席,遍請軍中好漢,各村裡正、管事宴飲。

 倒不是什麼大事,確是西溪村莊裡的兩棵鑽天柳柳葚可以食用了。

 柳葚這等高產,卻是趙禎不曾想到的。自從聽趙集說,兩棵柳樹上長的柳葚極多,如今正是吃的時候。趙禎派出莊裡莊丁,去各處傳令,趙禎自己帶人去了老屋一趟,看趙集等人上樹採摘柳葚。

 看了一回,見眾人都是小心翼翼的掐著柳葚,趙禎估摸著天黑前這二三十個半大小子才能把這兩棵樹上的柳葚都採摘下來,就去村裡找金大堅去了。

 年前就籌備的書社,在金大堅並一眾匠人的努力下,《三字經集註》終於成書了,這書是趙禎從主世界帶來用來啟蒙之用。蕭讓仿蔡襄楷書,金大堅親自雕刻而成。

 至於選擇蔡襄書法,卻是蔡襄汲取顏書筆意,嚴謹遒勁、方圓兼備,有顏楷寬博大度的風神,素有宋代楷書第一人之稱。加之蕭讓又善此書。

 趙禎接過縣裡的第一本書,只見經文大字行十二字,註文小字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單邊,書口上刻“三字經集註”字樣,下刻頁碼,無魚尾,無界欄,無序跋。卷端題“趙禎纂定”字樣。

 世界日誌

 書籍印刷,氣運+10。

 作坊裡,趙禎也看了一遍,這裡都是雕字匠人,一波做雕版、一波做活字。

 至於為什麼兩者都做,還是趙禎的主意。那日定下要做書坊的事後,眾人商討後,都覺得做活字印刷最好。

 畢竟,活字印刷術只要準備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以隨時拼版、拆版,還能重複使用,效率高很多,也容易存儲。

 趙禎卻提出了雕版印刷:“眾位兄弟,歷來印刷書籍以儒家四書五經為主,另外還有諸子先賢的名著、經史子集。這些書籍的內容相對固定,在這種情況下活字印刷顯示不出它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