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986章 茶香嫋嫋

所謂交棒僅僅是字面意思,關係再好,聶華輝也不可能把自己幾十年積累的人脈關係毫無保留捧給傅冰,傅冰只能靠自身努力去開拓、去營造、去佈局。

因此傅冰一方面謹慎地與大換界前各方博弈、交易、策劃保持距離,另一方面也在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隨時準備干預或參與。

傅冰與駱廣慶一樣,也想盡可能地選擇搭班子的成員,如果無可選擇,最起碼要在其入常前套上韁繩。

若平鋪直敘地進行下去,下下界前五當中至少三位已經確定:第一傅冰,第二桑向民,第三駱廣慶,那麼剩下兩個名額呢?

再反過來看即將進行的大換界,第一雲家旭;第二傅冰;第三桑向民;第四駱廣慶,只剩下一個名額未定。

這就意味著五年之內傅冰必須從局委員當中挑選一位入常,成為自己對抗桑向民和駱廣慶的堅定同盟,否則一把手豈非被架空了?

那麼繼續逆推,傅冰挑選的這位局委員不能是現任,否則年齡趕不上。

說來說去歸集到一點,即傅冰要利用本次大換界將自己最信任的並且獲得廣泛認可的正部級大員推舉進局,這是下一步入常的前提。

有沒有意向人選呢?有。

現任正務院正務委員、秘書長、京都書.記處書記陳瑞華!

這裡要釐清局委員、正務委員、書記處書記的概念,首先都是副國級,其次分工不同,局委員屬於真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管的都是大事,各有分工;正務委員協助大理工作,負責某些方面(如外交、教育)工作或重大專項任務,排名列副理之後但待遇相同;書記處書記主要向五常負責,是最高決策機構的日常工作機構。

上述三類會有一定重合,即少數局委員兼正務委員或書記處書記,但並非所有正務委員、書記都能進局,但每次局委員出現空額時,他們都處於比省·委書記更有利的競爭位置。

畢竟經常在大內行走嘛,沒事也能混個臉熟。

說起這位陳瑞華也大有來頭,早年曾在鐵旗杆巷老人家身邊當過秘書,到沿海發達省份鍛鍊數年後重回正務院,腳踏實地位列金字塔尖的副國級行列。

故而陳瑞華的履歷跟傅冰差不多,名義上從沿海省份提拔到京都,支持開放國門和國際貿易,實質都是土生土長的京都幹部;他的優勢是跟桑向民搭過班子,與戴灝、駱廣慶等保守系也有良性互動,更重要的是陳瑞華當秘書時,傅冰正好在機要局工作,兩人工作接觸很多且瞭解頗深,覺得陳瑞華的人品、性格、理念等等能夠在未來新班子裡發揮橋樑作用。

不消說前段時間有人在傅冰面前遊說過,意思是推舉高靖入常的話,騰出的位置正好給陳瑞華,豈非皆大歡喜?

傅冰猶豫的卻是高靖總體風評低於燕志毅,且高靖背後的汪家大院與駱廣慶、詹家都走得很近,入常等於加強了保守系力量,宏觀角度講不利於國家經濟發展。

是的,處於傅冰的身份級別決定一件事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