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權衡掂量

 提交到省·委組織部,再有蘇睿加持,估計無論材料審查還是資質、資歷等都挑不出岔子,李貌沒理由否決——不然官司打到省主要領導面前明顯理虧,那麼,李貌很可能要把決戰放到省常委會!

 按道理拿到常委會尤其省·委常委會的人事名單都經過充分醞釀、密切溝通,獲得所有常委一致認可,但近些年來在聶華輝等京都主要領導倡導下,黨內民主氛圍愈加開放,一定程度允許出現爭論,官方媒體、主流報導當中“多數票通過”的表述也屢屢出現,尤其涉及最敏感最重要的人事任免研究討論,“一致通過”反而不太真實。

 也不會出現“六票對五票”涉險過關的場面,通常來說省常委會把握的分寸是如果一兩位常委反對或有異議,作為“少數”保留意見;如果反對者達到三四位甚至五票,曹巍也不會尋求多數票通過,而是暫時擱置以做好進一步溝通協調工作。

 所以對藍京來說並不是多少省常委支持,而是多少省常委反對!

 李貌有可能聯合哪幾位站出來反對呢?

 正協主席施慧明原本地道七澤本土系出身,與萬曉根爭奪常務副省長位子打得白熱化,關鍵時候饒益倫在艾保華暗示下拍板支持萬曉根,使得施慧明錯過了最佳提拔窗口;但後來曹巍比較賞識他,也出於常委會關鍵票數考量,幫施慧明竭力爭取到常委一席。

 縱使如此施慧明與李貌等本土系保持千絲萬縷聯繫,當然也會看曹巍臉色行事,屬於極有可能投反對票的。

 此外就是清流系的省·委秘書長螢宗祥,與藍京沒有任何交集,可藍京卻得罪過省·委副秘書長楊吉安,這是一層過節;另一層不可測的問題是,郭文章到底屬於哪一系?

 郭文章與清流系兩位省領導的私交眾所周知,他一票等於二票,如果跟施慧明聯袂反對,光靠蘇睿和容滄海力挺也不行。

 越想頭越疼,燕家大院之行可謂勢在必行。

 藍京處理難題始終堅持一個原則:絕對不挑戰力不能及的事情,絕對不做無謂的努力。

 陽玄高速一籌莫展之際,藍京沒有硬來,而通過顏思思向時任副省長的蘇睿求助;

 在蔣震咄咄逼人的攻勢之下,藍京引入方婉儀的京都教育基金予以抗衡;

 空降銅關面對熊家大院根深蒂固的保守勢力和民眾執著狂熱併入省城的渴求,藍京同樣沒有硬拗,而是通過招商引資、工業興縣掀起縣城經濟活力,側面引導全新的發展理念。

 根源在於藍京畢竟出身平民階層,沒有官二代、富二代與生俱來的傲氣,遇事習慣把自己放在較低的位置,內心深處還保持著對權力與規則的敬畏。

 這種敬畏時刻約束著藍京的言行,使他不敢越池半步。

 藍維樸專門從《菜根潭》裡引摘關於敬畏的段落: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於一時,畏史官於後世。”

 人須有敬畏之心,否則便會為所欲為,任何事情都敢不計後果地做;反之則能尊重規律規則,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