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相互較勁

 沒想到很簡單的座談會會議禮品都被藍京玩出花來,上升到人文關懷層面,不想可知倘若傳出去又拔高縣委書記光輝形象。

 “不能按他說的!”

 熊汝誠喚來開少峰吩咐道,“你先把採購的東西退掉,錢款去向作個調整……”

 兩天後座談會如期召開,藍京、熊汝誠等縣委主要領導悉數出席,在開場白時,熊汝誠出人意料地宣佈:

 鑑於城西建築工地吊車斷裂事故賠償等尚未到位,經正府辦倡議,今天全體參會人員每人捐獻2000元人民幣,用來撫卹和慰問死傷家屬!

 這筆錢其實無須參會人員自掏腰包,就是原本用來購買禮品的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財正還是花了錢,卻為參會人員博得慈善愛心的美名。

 兩樁不大不小的事,使得銅關正府工作報告更加難產,按常規12月上旬基本形成初稿開始面向基層徵求意見了,今年一晃到了中旬,材料組卻遲遲拿不出初稿。

 沒辦法,府院兩邊的觀點根本南轅北轍,尿不到一個壺裡啊。

 就在此節骨眼上,偏偏劉勇又添亂,不知用了什麼辦法居然遊說三位新晉常委“一致同意”討論上次被踩急剎車的人事任免調整名單。

 劉勇也被逼到懸崖邊緣了,不得不奮力一搏。

 那次交到藍京手裡有四十多人的名單當中,正科職幹部7人、正科級幹部9人、副科職幹部11人、副科級幹部15人,在劉勇看來精簡得不能再簡,必須要在年前調整到位。

 為何?

 組織系統年度考核有兩項最重要的扣分項,一是應退不退,即領導幹部特別主持工作領導到了退二線年齡線還不退,繼續在原領導崗位“發揮餘熱”;二是應補不補,即幹部崗位特別領導崗位有人退下去後要及時補位,長時間空崗、缺額說明組織工作不到位。

 銅關的現狀是,7位正科職(三位縣直部門局長或主任、四位鄉鎮書記或鎮長)已到退二線年齡,但人事調整拖了幾個月,他們不得不(也很樂意)繼續堅守崗位。

 應退不退和應補不補是組織工作大忌,一般說來只要其中一項扣分就意味著年度組織工作與先進無緣,兩項都扣,那沒說的絕對排名倒數。

 考慮到自己已在組織部長位子兩年多,恐怕會被市委組織部列入“可以換換”行列。

 加上熊家大院幕後推波助瀾,就連王思傑、徐迪、蘇曦等私底下也有各自訴求,都希望12月份將那份四十多人的大名單順利落地。

 為增加砝碼,劉勇還搬出王思傑、周丹鳴兩大重量級常委助陣,擺出兩個可以上臺面的理由:

 一是黨建考核需要在職單位部門一把手的履歷檔案,屆時有的超齡服役,有的長時間空懸,會被判定“任職資格不符”;

 二是年底前全縣工作大會要籤責任狀,目前陣容不整的情況下籤也白籤,以後責任如何界定?獎懲又如何實施?

 那麼藍京為何將最重要的人事任免議題拖這麼長時間,而且還想繼續拖下去呢?

 藍京有藍京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