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一致同意

 藍京眉頭聳動,道:“關於勞動力流向問題,我要潑潑賈想同志的冷水,即不要指望硬把青壯勞動力留在村裡,養蠶業一年到頭只有夏蠶、秋蠶兩季,其它時間幹什麼?打牌、喝酒、打架麼?交給中老年農民侍弄嘛,別貪多就行。養蜂、中藥材等產業都是如此,不能搞運動式的推廣普及,慢慢來,讓家家戶戶有活幹,收入逐漸提高。”

 “藍書記提醒得非常及時,我們會在今後工作中加以注意!”

 賈想接著說,“二是大力發展棉花種植,這方面呃……鎮黨委內部分歧較大,沒能統一看法……”

 於懷冬板著臉道:“賈想同志直說吧,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原因很簡單,去年到今年全七澤就沒看到有笑臉的棉農!如果自己的地,每畝投入1600-1800元,去年每公斤7.4塊,單產300公斤能保本但不賺錢,去年雨水多很多地方都淹了,每畝減產50至100公斤,包地大戶反映收購價10元還賠本。今年開秤價漲到8塊,棉農本來持觀望態度捨不得賣,沒想到兩三天期貨價格下跌幾百點,軋花廠降價也不願意收,於是僵持在那裡,引起無數起糾紛;正府強令軋花廠確保8塊收購價,採購人員嘴上答應卻處處挑刺,說衣分不夠、水分超標等等必須降價,從軋花廠到棉農個個愁眉苦臉,還怎麼繼續擴大棉花種植?”

 藍京頗有些意外地看了於懷冬一眼,沒想到這廝對棉花收購如此熟悉,眼睛沒往筆記本瞟半下便能列舉出各種數據,還真有兩把刷子,遂道:

 “關鍵在於國家18600元的保護價9年沒變,今年8塊鐵定不享受補貼,因此收購價高了,棉農覺得反不如去年賣7.4塊,加上國家、地方補貼能達到8.5塊。期貨市場則直觀反映國家在棉花生產方面的正策轉向,近幾年鼓勵棉花變玉米小麥,特別七澤部分田地玉米畝產達1.1-1.5噸,比東北黑士地產量還高,收益也超過種植棉花。”

 鎮領導們微不察覺地相互交換眼色,這組數據對鄉鎮幹部來說屬於基本常識,但藍京匆匆過來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信手拈來,使得大家對這位空降的年輕縣委書記印象頓時大有改觀。

 分管農業副鎮長道:“今年包地種紅棗儘管收購價提高也虧錢,原因跟種植棉花差不多,當然也不能怪正府,三年前紅石包地費用才1500-1800,後來被炒到2200左右種西紅柿,藥材,辣椒,基本都賺了錢,平均算下來100畝地包一年穩賺15萬左右,但要是種植棉花、紅棗,反過來可能虧損,這就是一個方向問題。”

 藍京道:“這樣看來紅石班子持反對意見居多,賈想同志再說說堅持的理由?”

 賈想道:“我的理由也很簡單,堅持大面積棉花種植能夠振興紅石當地包括軋花廠在內的棉紡產業,農業虧的錢由工業賺回來,大賬划得來!如果我們跟風種植玉米、小麥、辣椒等等,定價權不在自己手裡,收成不好時虧本,收成好被壓價還是虧本,根本沒有喘口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