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走開 作品

第281章 宋朝的那些事兒(七)

 【柴榮很惋惜,他的英年早逝成就了趙匡胤。那一年,年僅7歲的柴宗訓繼位,趙匡胤改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就在這幼主登基沒多久,後周朝廷風聞契丹與北漢聯兵南下,當時的宰相範質等人慌的一匹,根本沒去辨明真假,便匆忙讓趙匡胤率領軍隊北上抵禦。】 

 一些具有政治敏銳性的帝王敏銳的感覺出了不對,怕不是有詐吧! 

 後周。 

 柴榮盯著範質,不辨詳情,出兵豈可如此匆忙? 

 【趙匡胤就這樣帶著大軍離開了都城了,來到了距開封不遠處的陳橋驛,在這裡,著名的“陳橋兵變”發生,黃袍加身,就此改變了未來的局勢。】 

 【那是什麼一個情況呢?且聽主播細細道來。駐紮在陳橋驛的當天晚上,有一些謠言就在軍營之中傳起,說什麼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殺敵,哪有什麼人知道啊!還不若立趙匡胤為帝呢!咱們再出發北征好。】 

 【謠言四起,很快便將將士的兵變情緒煽動了起來。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當下便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醉酒的趙匡胤身上,待他醒來,拜於庭下,直呼萬歲。】 

 這是什麼蠱惑人心的話,不過是一些野心家給自己找的藉口罷了! 

 不少帝王嗤之以鼻,不少帝王憂心忡忡。 

 主弱臣強,確實能滋生那些權臣的野心。 

 那些臨終託孤的,就好比是賭博,他委以重任的那人是忠臣還是叛臣,全憑天定。 

 不巧的是,柴榮很不幸運,不僅英年早逝,所倚重的臣子也不是忠臣。 

 而三國時期的劉備則是很幸運,不僅有關張這樣性命相托的兄弟,白帝城託孤的諸葛亮更是一心一意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不少帝王感慨不已,這其中不免有秦皇漢武。 

 嬴政想他如此的信任趙高李斯,結果他一死,叛他叛的徹底,尤其是趙高,至今想起,依舊是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