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走開 作品

第103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六)





王安石?他竟救了他?




蘇軾眼中閃過一絲不可思議,不過又覺得在情理之中,畢竟除卻政見不同,他與王安石也沒什麼別的矛盾。




趙匡胤:“不殺士大夫!”




嗯!這國策是他定的,蘇軾這樣的人才,豈能死?




【說到蘇軾和王安石,他們是政敵,可也是朋友,他們之間還有那麼幾個啼笑皆非的小故事呢!有一日,蘇軾去拜訪王安石,恰巧王安石出門了,蘇軾撲了個空,可是他也不見外,欣賞起了王安石的詠菊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一看,不對啊!菊花耐寒、耐久,敢與秋霜鬥,怎會被風一吹就落呢!王安石這是大錯特錯啊!於是乎,一向恃才傲物的蘇學士也不顧王安石的身份,提筆就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他竟給他續了兩句。王安石回來後那個氣啊!當然咱們的蘇學士已經走了,也就看不到王安石那鐵青的臉色了。之後蘇軾去了黃州任職,到了秋天,眼見著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他這才知道原來是自己錯了。】




王安石:“有這事嗎?”




蘇軾:“有這事嗎?”




【說回“烏臺詩案”,蘇軾死裡逃生,這也可以說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劫難了,經此一役,蘇軾一度心灰意冷,可同時也明白了官場的殘酷,讓他倍加珍惜自己的一切。而他的寫作風格,在此案過後,也有了鉅變,也可以說“烏臺詩案”是蘇東坡一生的轉折點。】




【之後,蘇軾被貶黃州,做了黃州團練副使,官職低微,無實權,那段時間的蘇東坡是分外失意的,所以他一遍遍的遊覽赤壁,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等,以抒發他謫居時的抑鬱之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震撼人心,被譽為“古今絕唱”,豪放派的經典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