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仗劍行天涯 作品

第151章 產生虐殺的心理原因兩大類!【二合一大章!】

 世界上會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嗎?

 不會,即使是最相像的雙胞胎,也會存在某些細微的差異。

 但‘個人’本身是什麼?

 具體到個人,是本身的意識形態,而對於社會而言,僅僅只是個用來區分數量的身份罷了。

 換句話說,世界上不會存在兩個相同的意識形態,那.

 身份信息呢!?

 “你意思是,一個人有兩個身份!?”

 李勝大腦繼續轉動,無數想法在腦海中不斷交錯。

 身份信息,在文明社會就是所謂的身份證。

 兇殺現場的張威,確實是張謙的父親。

 而張謙,也確實不在張威的戶籍中,至於案發現場的張謙是否為學校那失蹤的學生

 經過學校老師和同學,對屍體的細節簡單的指認,已經可以確定。

 死者同時是兩個名為張威的男人的孩子!

 “為什麼?”

 “從過往的經歷來看,張謙確實是從小便在家中長大,期間沒有丟失過。”

 “為什麼戶籍會登記在另一個張威那?”李勝不理解了。

 男人的佔有慾是較為強烈的。

 尤其是這種涉及到原則的情況下,更是會寸步不讓,怎麼可能會讓自己的孩子,在社會法律的基礎上認別人當父親?

 不用說做出,就是想想,估摸著都沒幾個人會同意。

 但受害者確實又這麼做了

 除非

 “如果,他有原因呢!?”許生突然道。

 “原因?”

 李勝愣住,隨即凝眉,“什麼原因?”

 從周圍人的嘴裡他們知道,張威並沒有什麼不良嗜好,比如自綠癖,又或是讓張謙喊別人爸爸之類的,這些都沒有。

 沒人會無緣無故做出損害自己的利益!

 除非有原因.

 “李隊,我們之前想的全在受害者張謙身上,所以忽略了一個人”

 許生答非所問,他思索片刻後,看向李勝,神色很是認真。

 “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死者張謙,與受害者張威戶籍中的第二個張謙並非為一人,那問題來了.”

 “張威戶籍中的張謙去哪了?”

 張謙去哪了?

 死了,在現場流著血呢,但如果說,死的這個張謙,不是原戶籍的張謙

 “那有意思的就來了。”

 “這起案子裡第一案發現場的受害者,他們家裡少了一個人,並且時間至少十餘年!”

 “這人去了哪?受害者張威難道沒發覺?”

 一連串的問題從許生嘴裡吐出。

 “不可能發覺不到!”

 “戶籍不同,光是辦理學籍,就會讓張威明顯察覺到!”

 既然察覺到,但沒什麼表示,那就只能是一開始就知道。

 一開始就知道,意味著這件事很有可能是張威促使而成,而完成這件事,則是因為某個未知的‘原因’!

 所以.

 “極大的可能,兇手是因為這導致產生某種情緒,殺害受害者一家三口!”

 言罷,許生突然看了眼一旁的韓陽。

 他頓了頓,又道:

 “還記得之前我跟你說的,虐殺的心理產生嗎?”

 虐殺一個人的原因,分為很多種。

 總結歸納,大體可說成兩類。

 第一類是源自於人類的的天性,‘摧毀欲’!

 人是種極其複雜的事情,一輩子都在追求‘美’,但當看到‘美’的人時,內心又會湧出一種怪異的摧毀欲。

 將美好的事情玷汙,又或是在長相漂亮的臉蛋上刻劃幾道傷口。

 這些人內心會產生一種極為舒暢的爽感!

 舉個很常聽的例子。

 ‘勸良家下海,勸妓女上岸。’

 前者除了被性的催動外,便是因為這種莫名的‘摧毀欲’,後者則是另外一種古怪的心理,和這案子無關。

 “第一類可以稱為‘心理變態’,幾乎每個人都有,只不過是程度不同。”

 “有人會剋制,有人慾望很小甚至自己都覺察不到,還有人走向極端,成為專愛虐殺的變態罪犯!”

 韓陽點頭,複述許生之前給他說的‘虐殺’心理構造。

 這一類心理向下分類又能分析出兇手的舒爽類型。

 如性慾,一些人在虐殺的途中,x欲會達到頂峰,然後哆嗦兩下。

 “這起案子,你覺得兇手是因為心理舒爽導致的虐殺嗎?”

 許生較為滿意,對方記的很清楚,甚至還添加了自己的理解。

 至於是否為心理變態導致的虐殺

 韓陽仔細思索片刻,隨後搖了搖頭。

 “不是心理變態。”

 “從傷口來看,兇手針對死者張謙,下的是死手,一擊斃命的那種!”

 “而心理變態.”

 心理變態需要有一個提供自己內心逾越的畫面。

 就像之前說過的sm,s抽打一塊石頭並不會得到爽感,但如果對象換成美好漂亮的人,且伴隨每次抽打都會哀嚎呻吟,給予自己反饋,心理才會舒爽。

 死者張謙死的很乾脆,很明顯提供不了反饋,可以排除此類。

 “那便是第二類!”

 “因為矛盾,導致仇恨極端的虐殺!”

 鞭屍,這是偶爾聽到的詞彙。

 而鞭屍的形成,和極端的恨意脫不了干係。

 有個有個很有名的鞭屍人物,名為伍子胥xu,對方便將自己的仇人屍骨挖出,然後反覆抽打屍體。

 這就是極端的恨意導致施加在目標人物上,演變的虐殺以解心頭之恨。

 “這一類虐殺不講究對方的反應,反應是錦上添花,真正宣洩心中的恨意是用的行動。”

 “和兇手對張謙做出的行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