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長夜 作品

第七十章 院線改革

內地電影市場不是沒有過繁榮時期,80年代末年度票房總額差不多有30億。

但因為種種弊端,到90年代便一路下跌至不足10億了。

偏偏99年加入世貿時,敲定了有關外國電影進入中國的兩個條款,一是允許外資進入中國的電影放映業,在所佔股份不超過49%的條件下建設、改造或經營影院;二是加入wto以後有三年保護期,每年允許有20部進口分賬影片。

雖只有20部電影,卻還是讓無數內地電影人感到了凜冬將至。

尤其是《泰坦尼克號》豪取3.6億票房的英姿,著實令人膽寒。

原本歷史上,國家是到02年才開始院線制改革的。

這一時空,或是瞧見江恆三部大片的優異成績與巨大影響力,竟有了提前進行院線制改革的想法。

既會拍攝大片,又資金頗多的江恆,便成了“照顧”的對象。

韓三坪的問話,顯然有上層意思,江恆又豈能錯失。

怕1.5億的分量不足,想了想又說:“我去美國多次,發現那邊的影院裝修、設備比國內好太多,同樣一部影片,兩邊的視聽效果完全不同。我想從那邊進口設備,打造幾個高標準影院。”

韓三坪聽的眼睛一亮,“那再好不過,你的特效大片,配上最好的視聽設備……”

話說一半似有所悟,“怪不得,《史前一億年》能在北美取得不錯的成績。”

江恆聽得一愣,這話啥意思,是覺得不該有那麼多嗎?

韓三坪尷尬一笑,忽然道:“照這麼說,《獅駝嶺》怕是要在全美引發轟動了!”

《獅駝嶺》的視聽效果在這時空堪稱史上最強,但在不同國家帶給人們的視覺震撼是不一樣的,關鍵因素便是影院裝修與放映設備。

東南亞小國裝修破敗、設備老化的影廳與紐約中心區最高標準影廳內放出的《獅駝嶺》,給人的觀感肯定不同。

就算是裝修不錯的影廳,若院線為了節省開支而降低播放標準,觀眾一樣覺得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