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長夜 作品

第二十九章 風靡北美

一部美國當紅明星主演的動作電影,居然被一部港產影片打敗了,這事真是太奇怪了。

可就媒體對兩部影片的評價看,各自取得的票房成績,似乎也理所當然。

各大娛樂媒體對《黑客帝國》的評價,自然是兩極分化,誇它好的都要把它捧上天了。

稱《黑客帝國》的動作場面對《鐵面人》是碾壓般的存在,影片中的“子彈時間”特效畫面,是整個電影史上劃時代的表現。

而更為一眾媒體吹捧的,則是影片表現出的藝術性,思想性,在全美造成巨大的轟動。

畢竟在98年3月份時,全美超過四分之一的家庭已經接入互聯網。

曾經僅用於文字處理的家用電腦慢慢地開始支持網絡廣播、多用戶遊戲和社交網絡。

一些先知先覺的人開始對沉浸在網絡世界感到不安,害怕自己產生“網癮”,就像後來的人痛恨整天刷手機短視頻一般。

而在97年,一個名為“深藍”的iBm計算機經過六場角逐,擊敗了世界象棋冠軍。

人類在人機對決中敗下陣來,令一些人對人工智能產生恐懼。

《黑客帝國》的出現,恰恰應對了當時的歐美人對虛擬空間、人工智能的恐懼,才會一上映便迅速引發全球觀眾的共鳴與討論,並在接下幾年裡和兩部續作一起攬下16億美元的票房。

這樣的反響與討論,是《鐵面人》不曾擁有的。

觀眾更多是挑剔影片劇情對原著改的太多,沒辦法,改編電影最大的難題就是既要展現出原著的精髓,又要表現出新意,任何一方弄不好都會導致影片口碑不佳。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媒體對《黑客帝國》進行嚴苛的批評,認為影片故弄玄虛,用人體生物發電純屬扯淡。

還有幾家電視媒體派出記者到影院對觀眾進行採訪,詢問他們對《黑客帝國》的看法。

“哦,我的上帝啊!這片子太震撼,太真實了。我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活在虛擬世界裡,感覺像遊戲中的人物,好希望玩我的那位能給我充些遊戲幣,我想過的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