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84 作品

天降大任 流落天朝遇救星




之前,佛家的隱身術一直是小道,被認為是佛光的開端,是佛家的境界,經由鑑真揣摩始青出於藍,在內功的調配下,任意施為無色無相。



及其弟子法進與安如寶,兩人在修行時卻漸入偏道,如寶嗜武如命並將其與武學糅合,置於正道傳於忍基,忍基擅長柔道養生,出家並非為了佛法,只是出於仰慕中華文明。



等到他修煉隱身術時,忍基幾乎廢寢忘食,完全與佛門精神背道而馳,從此隱身術在東瀛生根,及至源為朝時已歷九代矣。



而此刻隱身術在少林寺早已式微,即便有道高僧、能修成隱身術,也極為罕見,這期間,除了因佛家的觀點大相徑庭,也與修煉此術的難度,有極大幹系。



隱身術是內功化臻、經穴有條件異變之結果,尤其強調真氣必須滿貫長強與風府二穴,倘若真氣不足、抑或對手內功強於自己,或是長風二穴阻滯則不能隱身,所以隱身術極耗內力,修此術者大多是人中極品。



想當年南求與少林高僧閒談之時,神情莊重更力推此術,並稱佛法無邊絕非虛妄之言,卻被高僧摩志以‘須臾之術’一言蔽之,而後世之人更是將隱身術多作笑談。



源為朝此時咬牙切齒催動內力,真氣在長強風府穴之間不斷回貫,袍服呼啦啦直響,身影飛轉一聲高叫失去行蹤。



留求王天孫龍華和侍衛微生忠承,雙雙正全神貫注地等候著、源為朝的一舉一動。



只聽一聲大喝,便不見對方人影,卻感受到周遭風聲呼嘯,總覺有什麼東西在眼前閃動,卻是什麼也看不見。



天孫龍華揮劍亂刺,忽聽身後“啊!”地一聲,微生忠承胸口中了一擊,倒著向自己飛來,慌忙轉身伸單臂接住,不料來勢兇猛,連退五六步方才站定穩住。



然留求王右手金劍狂舞,如此一來力有不逮,剛剛扶穩微生忠承,面門覺著一陣冷氣襲來側身閃避。



忽見前方一亮,天孫龍華挺劍便刺,不巧微生忠承已一腳踢出,留求王急忙抽劍讓開,只覺手腕一陣痠麻,金劍拿捏不住飛出。



天孫龍華連忙跟著縱身追接,卻不料背後猶如中掌一陣劇痛,忍不住噴出一口鮮血,撲倒在地。



微生忠承大驚,眼見自己和天孫龍華連遭幻變,躲不知方向、打不見人影,彷彿被囚禁的獅子,焦躁恐懼怒吼連連,卻始終擺脫不了被暗算的命運。



主僕二人捉襟見肘破綻百出,以至於被逼迫得時時互相制約,警惕驚懼得不知如何是好,直到看見天孫龍華‘啊……’地一聲噴血倒地。



忠承大喊“陛下!”奔將過去,欲捨身救急。



侍衛顧不得其他生死險要,半跪地面扶起天孫龍華,連呼:“陛下!……陛下!”



天孫龍華雙目緊閉已無聲息,口中兀自鮮血汩汩流出,微生忠承淚雨紛飛,悲苦武藝低微找不到仇人,緩緩站起哽咽轉身。



卻見咫尺之外,源為朝赫然立在背後,無聲無息左手提著留求王的金劍,面色輕蔑冷漠,偶爾有一絲狂妄、從眼眸中一閃而過。



微生忠承想也不想,急欲拼命以全節烈,左右手連環搏擊,招招捨命。



源為朝左手持劍縛於身後右手還招,招式與留求手似是而非,卻更具技巧,那是源為朝的師父滄波道,將中華武術融解柔道散打而成,看似無招卻招招神妙。



三招一過高下已分,任憑微生忠承百般猛鬥,絲毫不能改觀敗局,忠承心慌意亂源為朝獰笑反肘一擊,“砰”一響肋骨已斷裂,忠承翻滾落地。



忠承咬牙徐徐爬起,衣裳已凌亂不堪,額頭亦已被山石劃破,運氣張開手掌搖擺或側或仰,五指倂擊左虛右實。



源為朝已看出其動機,下盤穩於地面飛腳旋擊,上身腰折平仰,左手持金劍輕輕劃過沙石,頓時沙土飛揚目不可視,全部湧向微生忠承。



“咔嚓”聲聲,微生忠承身子飛出老遠,臂骨、腕骨俱以折斷,躺在地上氣若游絲,口角鮮血溢出,依稀似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