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榮光 作品

第 22 章 人各有命





,但他們誰都沒本事獨佔,就天天打,後來即使被屈雲滅一窩蜂的全都趕走,如今的長安也沒幾l個百姓了,近乎是一座空城。




遷都去長安的話,前期肯定是個賠本買賣,要付出好多精力與金錢。不過空城也有空城的好處,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便折騰,況且就算長安空了,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那些宮室、府邸,殘留下來的就可以為他們所用。




蕭融倚著椅背,烏溜溜的眼珠定格在對面的牆上,他腦袋裡天馬行空的想著各種事情,都沒注意到屈雲滅已經盯著他好長一段時間了。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蕭融這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屈雲滅特別不痛快,他發現自己不想讓蕭融閒著。




長安派代表人物虞紹燮,以及洛陽派代表人物公孫元正在激烈辯論,突然,上面的大王開口了:“蕭先生,你對遷都一事有什麼見解?”




辯論暫停,大家一起看向已經坐得歪歪斜斜的蕭融。




蕭融:“……”




頂著眾人的目光,蕭融先是默默的把身體坐正,然後才清清嗓子,回答道:“我覺得虞先生和公孫將軍說得都有幾l分道理。”




屈雲滅:“哦?有幾l分道理,便不是有十分的道理,這麼說,你是覺得長安與洛陽,都不足以成為新的王都?”




這話一出,虞紹燮和公孫元瞬間坐直了身子,看著蕭融的目光也不再那麼平和。




蕭融:“…………”




你好煩。




但別說,屈雲滅還真說中了他的心思,他確實是覺得這倆都不怎麼樣,根本就是半斤八兩,所以才會說這麼一句話,真不愧是敏感多疑的大王。




……




都說到這了,蕭融暗中撇撇嘴,然後慢條斯理的開口:“既然讓大王看出來了,那我也如實相告,我個人中意的遷都之地乃是陳留。”




大家一愣,然後嘰嘰喳喳起來。




“陳留?此地還不如濟南。”




“陳留不可,絕對不可,陳留曾是金陵的陪都,孫仁欒一直想將此地搶回去,大王怎麼能遷去那裡呢!”




“陳留乃是平原,若胡人再次南下,經山海關、過幽州,能徑直將大軍推到陳留來!蕭先生提議陳留,未免太短視了!”




“就是就是,怎麼可以遷都陳留呢,陳留從未做過王城,唯一的陳留王后來還是那樣的結局,太不吉利了。”




蕭融本來也就是那麼一說,沒想加入他們的辯論,但聽著這些反對的聲音,蕭融脾氣也上來了。




他眯了眯眼,這就是要開戰的意思。




“真是龍生九子安天下,豬生一堆拱牆根。”




眾人:“……”




咋還人身攻擊上了呢!




蕭融才不管那個,“陳留不如濟南?這二者分明是一樣的地勢!甚至陳留更平坦,更適合百姓耕作居住,如今大王有的是兵,缺的是民,陳留上依大河,下靠潁水,水系發達且連接著淮水,淮水之南的百姓無論是走水路、還是走陸路,




都能方便的過來。靠著潁水(),大王也可開始操練水軍◎(),如今鎮北軍中什麼兵都有,就是沒有水兵,水兵的重要性,還需要我向你們解釋麼?”




眾人互相看看,沒吭聲。




如果屈雲滅要稱帝,早晚都會和南雍一戰,而南雍之所以能苟活到今天,七七八八的原因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淮水真不好過,胡人又不擅長打水戰,所以總是到了淮水就鎩羽而歸。




胡人都替他們淌過水了,他們還不趕緊吸取教訓,這南北分裂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他們不說話,蕭融還是要說的:“至於並無險要,諸位,若真有一天敵兵已經兵臨城下了,打到自己的老巢來了,有沒有險要,還真的那麼重要嗎?古往今來,被逼到固守國都程度的君主,有幾l個能堅持十年以上的?真要到了那個地步,倒不如早早的決出勝負,免得百姓跟著一起煎熬。”




幕僚團裡有個人不能接受這種說法,他瞪著蕭融:“你、你怎麼能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蕭融:“那你怎麼能時時刻刻都想著做縮頭烏龜?”




“…………”




對方被他問的啞口無言,蕭融運了運氣,也緩和了自己的態度:“我並非是說地勢不重要,只是諸位,咱們如今都是鎮北軍的一員,要相信大王與眾將士的本領,咱們所注重的地勢,不應當在都城的範圍之內,而是都城之外、輻射出去的範圍,豫州、冀州、東豫州、徐州各有險要,如今都在大王治下,陳留便是中央的位置,莫非你們覺得大王守不住這些地方?”




眾人瞬間看向上面的屈雲滅,而屈雲滅也很應景的笑了一下,就是笑得殺氣四溢的。




眾人:“……”




不敢說話。




蕭融見他們老實了,這才感覺到了幾l分滿意,既然都說到這了,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完完整整的說了出來:“我中意陳留還有別的原因,之前也有先生說,孫仁欒想要將陳留搶回去做他們金陵的陪都,而我也有類似的想法,自從太寧二年的大雪以來,淮水之北的耕種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倒是淮水之南,糧食的收成沒有受到多少影響,將來,我們或許需要將南邊的糧草運到北邊來,而且每一年都要運。”




他說的比較隱晦,多數人都聽懂了,變得若有所思起來。




其實氣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已,不管溼度還是土壤、或是糧食的品種,最終結果都導致南方的種植產量更高,而且就是在這個時候,南北分治,南方開始飛速的發展,變成了一片富饒之地。




此時還沒有大運河,而一提起大運河,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增進了交通的發展,還有它是無數河工的噩夢,倒是忘了它最初、且延續了將近一千年的作用——即,將南方的資源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北方去,供給定都在那邊的皇帝和朝廷享用。




至於提前挖運河,這是不可能的,一來蕭融還沒心黑到那個地步,二來他們也沒那麼多人,所以與其挖運河,不如直接定都在潁水附近,淮水與潁水照樣能通漕運,將來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