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躍鳶飛 作品

第 81 章 我作詩超厲害啊(一更)

 聽哥哥誇他,小昭昭瞬間笑彎了眼。

 明亮歡快得像是春日裡綻開的花朵,他嫩嗓也壓低,豎起手指到嘴前,小聲:“噓——”

 小孩跟做賊似的,幾乎是氣音:“爹爹說要謙虛一點,說不定老家有寫詩更厲害的人的。”

 嘴上說著要謙虛的話,但眼眸卻亮如點星。

 看得狄明很是稀罕,他揉揉弟弟的頭,笑說:“昭哥兒當真可愛。”

 狄昭昭美滋滋的搖了搖腦袋,又拉著明哥哥看窗外春景。

 說陽光灑落在葉面上的青翠透亮,說葉片脈絡細紋的趣味,說蝴蝶在空中翩躚搖曳,還說有隻小野貓在歡快蹦躂撲蝶……

 “它額頭上還沾了一根草,看起來傻乎乎的哈哈哈~”

 兄弟倆低聲笑言,氣氛很是融洽歡喜。

 不多會兒,學堂中學生作的詩,便都交到了禮夫子手裡。

 他一張張品讀,又將覺得不錯的念出來,點評其中優點後,便將其放到學生堆中傳閱。

 學子們相互討論,稱讚著同窗的詩作,心裡卻在好奇狄昭和狄明的水平。

 禮夫子亦然。

 禮夫子身有秀才功名,年輕時去考了幾次舉人無果,後就歇了心思的,在家鄉開了間學堂,多年下來,也算有了些好名聲。

 如今舉人可到小地方蒙一官職入仕,或者到各地府學任職,前者為權,後者有名,都是不錯的選擇。

 大多還不死心,繼續複習備考,想著能進士及第。哪裡會開學堂勞心費神?故而各地開設學堂的夫子,多為秀才。

 禮夫子也實在好奇,能中舉、能進士及第的人教出來的學生,又是如何模樣?

 他即使科舉一道比不上,但畢竟傳道受業多年,難道教出的學生也比不上?

 即使心中思緒萬千,禮夫子表面也不動聲色,一一翻看學子們呈上來的詩詞,逐一點評。

 半晌後。

 一首詩出現在眼前。

 讀之便感含蓄雋永,溫潤細膩。

 其筆端之潤,宛如細雨綿綿,悄然滲透心田,細雨無聲,卻讓人感覺到滋潤與舒適。

 禮夫子定目一瞧,是方才來拜訪他的兄弟倆中的兄長,狄明。

 他撫了撫鬍鬚,將此張遞給弟子,先誦了一遍,才點評道:“此詩詞猶如山間清泉,潺潺流淌,輕拂過眼前,令人心曠神怡,春潤之感躍然紙上,堪稱上等。”

 又說:“此詩出自狄家狄明。”

 狄明起身拱手,說道:“承夫子褒揚。”

 堂中學子視線落在他身上,眼神有些驚奇,但也算平和了然,沒太多詫異。狄明一身書卷氣,看著就像是奔著縣試而來,總該有兩把刷子。

 他們相互傳看著狄明作的詩。看其筆觸、字跡,有些想在此次縣試試試水的學子,心中一苦,這是來了個勁敵啊!

 名額本就少,如今又要去一。

 卻聽上首傳來一聲大讚:“好!”

 學子們紛紛投目而去!

 夫子內斂,還從未如此盛讚過學子的課業,此番又是為哪般?

 禮夫子忍不住回味品咂了一番,只覺得春風拂面,童趣盎然,帶來前所未有的清新之感。

 又不住再讀一遍。

 其弟子見他一聲拍案叫絕的“好”聲之後,就沒了後續,只餘下一眾同窗好奇的目光,於是上前輕聲問:“不知何詩能讓夫子叫好?”

 禮夫子遞給弟子,心中感慨萬千,他幾次不中舉,當真是比不過人家。

 連教出來的弟子都比不過!

 此詩之美,靈氣四溢,猶如晨曦初露,晶瑩剔透,閃爍著天地間最純淨的光華。

 讀之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彷彿置身於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的仙境中,歡快喜悅、春意生機猶如黃河之水從天邊滾滾而來,沖刷五感,浸染通身。

 靈魂都要跟著歡快地顫幾顫。

 他心中長嘆一聲,說道:“此詩之妙,非兩三言能道之。為師只感字裡行間都躍動著勃勃生機,好似有盎然春意穿梭其中,諸位看看就明白了。”

 其弟子雙手接過他遞來的紙。

 先幫師父朗聲補充道:“此詩出自狄家狄昭昭。”

 狄明詫異地看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入了考場可不能如此調皮,要寫與戶籍書上一樣的名字。”

 狄昭昭小臉微鼓,輕輕地哼了一聲。

 都是戶籍和族譜的錯!

 可惡。

 狄昭昭有點氣鼓鼓地抱著胳膊坐。

 但學堂中眾學子,卻都忍不住想看能讓夫子失態叫好的詩。

 竟然還是年歲更小的狄昭寫的?

 “我看看。”狄慶才看過狄明的詩,覺得雖好,但他若努力錘鍊水平,也並非沒有達到的希望,他率先一步搶到,一看便啞了聲。

 陸續有圍過來的狄家兒郎啞然,嘴張張合合,喉嚨卻像是被堵住,發不出一點聲音來。

 倒是有旁的學子驚歎,

 “當真妙極,猶如晨曦初露,熠熠生輝。”

 立馬有人點頭:“構思當真新穎,我們日日都能見的平凡之事,都能寫得如此生動有趣,一股清新之感拂面而來,實乃化腐朽為神奇的妙筆。”

 ……

 越是有人稱讚,越是讓一旁沒看過的人好奇,便忍不住圍過來。

 看完後,品咂回味,猶如醉暈在歡愉春日。

 意識到詩篇竟有此靈氣,不住看向明眸善睞、憨態可掬的狄昭昭。

 狄昭昭被看得,嘴角壓不住地往上揚。

 小腰桿都挺直了,小尾巴也一翹一翹的。

 他努力裝作很淡定的樣子,其實心裡的小人兒已經歡快得在打滾了。

 小孩意識到,他寫的詩,也許比他想象中都更厲害一些啊!

 笑得露出小白牙.jpg

 後面又作詩數首。

 即使在一些偏向實際、或者偏向憂愁的題中,比如鄉愁、清明落雨、憂國憂民……狄昭昭表現並沒有那麼亮眼,但最終的彩頭,還是落到他手裡。

 狄昭昭回家的腳步都是輕快的,偶爾還蹦躂兩下,像是一隻得到了胡蘿蔔的活潑小兔子。

 他喜得眉梢都是彎的,聲音也是清甜的:“明哥哥!今天好好玩啊,我們明天還來嗎?”

 狄明卻搖搖頭:“今日觀學堂諸子進度,有些尚且根基不實,學識也只困於四書五經及其集註,去學堂共學,於我們無益。”

 無論是夫子講的,還是能與學子們交流的,都太狹窄,甚至有些浮於淺表,未能有深入。

 也是有此一遭,狄明才意識到,自己能看爹爹從冰竹書院借來的諸多藏書,涉獵百家,還能聽爹爹以及許多大儒講解,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

 相比狄昭昭只顧著快樂,狄明就穩重多了。

 狄昭昭不死心:“可今天好像很不錯誒!”

 狄明含笑颳了刮弟弟的小鼻子:“你是喜歡聽人誇你吧?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了。”

 狄昭昭小臉泛紅,眼神別開,扭捏道:“哪有?”

 “那你說說好在哪兒?”狄明含笑問。

 狄昭昭小肩膀一垮:“好吧~”他給自己小小挽尊,“大家都喜歡誇誇的,不是我一個人哦!”

 狄明輕笑。

 牽著弟弟的手,漫步在樹蔭搖曳的青石板路上。

 輕聲慢語地與弟弟說著“滿而不溢,泰而不驕”的道理。

 狄昭昭高高興興的蹦跳著回家,還順便總結了一下明哥哥說的話。

 就是和爹爹說得差不多,做人要謙虛嘛!

 ***

 此番論詩漲學後,狄明和狄昭兩兄弟名聲大噪,尤其在今年準備下場的學子中,幾乎快無人不知。

 但兩個小孩卻沒有再出什麼動靜,在跟著族裡開祠堂祭祖,吃過流水席後,婉拒了族中安排的進學,安分地待在老宅裡唸書。

 兄弟倆先各自寫考卷,都是蕭徽和狄先青準備的。

 又相互看對方的答案,取長補短。

 兩個小孩最喜歡的,就是在風景絕美的竹臺上,備一些小食,然後對坐論書。

 偶爾有同族的兄弟上門,但也只是眼熟,並未真的熟絡起來。

 狄明偶有一日問弟弟此事。

 狄昭昭撓撓頭,疑惑說:“可能是不合眼緣吧?”

 狄明逗他:“二叔總捉弄你,你還最喜歡他,之前聽你說,雲家翎姐兒起先也與你針鋒相對,也與她玩得好。怎麼如今有人熱情待你,反而還不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