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541章 拱橋技術

 總體來說印刷廠尚且能自給自足,除去印刷成本外,還能餘錢財用於研究,部分錢財也得上繳同賢會,用於會內各種花銷。 

 其他盈利工廠也差不多是這個情況,其中傢俱廠與陶瓦廠則有些不同,州牧府與大將軍府都是不干涉的任何運作,完全屬於同賢會自己的產業。 

 包括即將投產盈利的織布機廠,及計劃開展的農具廠,以後也都是同賢會自己的產業,趙雲也僅會以鉅子的身份,去督促工廠的成本問題,所以趙雲才會要求降低成本惠利百姓。 

 這些盈利工廠的收入,基本能滿足工匠們的工資及內部費用,另外僱傭的農民工費用,及材料費運輸費,則由州牧府支出。 

 水利工程方面,更是吞錢的吞金獸,要不是有免費的奴隸可用,估計牧州府財政早被掏空,對利民的大工程,趙雲從不小氣。 

 趙雲沒有辦法去參觀水利工程,只能跑到大同江去參觀,平壤縣對岸正在築建新城,大同江上也將建起一座大橋,事關水利、橋樑、城建三方大師,所以參觀了此處便等同參觀了三種工程。 

 此次工程有革仲、革季、孟塵、李科、楊遼、李召等許多名大師匠師參與,建築大師革仲親手設計了構造圖,經過水利大師李科的參謀,會同橋樑工程師孟塵的提議,從而最終選定地點。 

 革仲拿出了構造設計圖,鋪設在桌案之案,趙雲、周倉及聶遼也在帳內一同觀看,此處位於大同江西岸,距平壤城僅八里遠,乃是工程組的臨時營地。 

 此間十幾萬的奴隸,正在對岸開工,建造新城不出意外的話,新城將稱為箕縣城,不過還得經眾文武投票決定,趙雲本人更傾向於箕縣,不喜歡朝鮮縣這個名稱。 

 肅武中郎將高覽,也帶人馬在對岸監工,故而順武校尉聶遼,也回到了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帶方郡三地城池建設暫且被擱置,大同江與漢江的水利工程也停了下,所有力量全部集中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