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530章 平衡之術

 時隔多年耿漢再次聽盧植大帥的指揮,心中也是異常興奮,盧植交待的任務他也是盡心盡力,耿漢與伍孚、孟益等人都是平庸之人,武力不高能力也中規中矩,但他們有較好的人格與名聲,故而能擠身武州中郎將與校尉級別中,否則論軍功能力,根本就輪不到他們三人。 

 原常山班底,許輕、王當、鄭善、周梁四人,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追隨趙雲十一年,忠心不二能力不俗,為了籠絡各方四人至今仍然是都尉軍銜。 

 這就叫平衡之術,原黃巾軍降將,以周倉張晟管亥為代表,敵軍降將有宋憲三人做表率,地方投效官軍有武安國、孟益,漢廷五校則是伍孚與耿漢,外族也有穢方、貊方為代表,其他才是趙雲的嫡系親信。 

 如此安排不光是為了平衡內部,最重的是表現出趙雲的兼容量,能容下天下所有的人才,並且從優而待? 

 當然有部分親信就會被擠下來,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後世三國曆史上的此等事比比皆是。 

 如曹丕稱帝時,曹魏的三公是賈詡、華歆和王朗三人,而原功勳謀士司馬懿、劉曄、蔣濟、董昭並不在其列,三公代表的三方,賈詡為降士代表,王朗是漢庭舊臣代表,華歆則是士族代表。 

 武將則以夏侯惇為首,這是曹魏特有的政權結構,因為曹魏的降將太多了,必須得由曹氏或夏侯氏的親屬將領鎮住。 

 縱觀曹魏的五子良將,除去樂進之外,其餘四人全是降將,于禁本為鮑信手下軍官,張遼、徐晃、張合三人,則不用再敘說。 

 曹丕稱帝時,于禁兵敗荊州,有了人生汙點,張遼病重臥床,而樂進早已去世,徐晃與張合皆有資格擔任大將軍,還有其他次流猛將,故而曹丕堅持用夏侯惇,以此抓緊兵權,卻放出不少文職權利。 

 又如東吳孫權稱帝時,文官之首乃是顧庸,而非功勳謀士張昭,顧氏為揚州當地的大士族,當然顧雍自己也是非常有能力,孫權為攏絡士族,稱帝后以顧雍也是帝王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