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472章 箕城

 而如今的平壤與首爾等名,則不同因為他們並不在捏造的神話之內,以此時的時間來看,這些地名屬於趙雲首創,將來歷史記載,也會有趙雲入主半島的傳記。 

 公元313年,高句麗人利用西晉衰落之際,大舉南下佔據了半島,吞併了樂浪郡,將郡治朝鮮縣改為平壤城,意為平定土地之意,平壤一詞始於此時。 

 中原王朝對半島的歷史記載,是商朝滅亡後,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王帝辛的叔父箕子,到半島創建的箕子朝鮮國開始,之後又有西漢初年,燕國人衛滿逃到了半國,並滅掉了箕子朝鮮,也被稱為衛滿朝鮮,再往後漢武帝東征,滅了衛滿朝鮮建了漢四郡。 

 這段歷史可以與趙雲的到來連接,成為自古以來半島屬於中原的領土,其中箕城、樂浪、衛滿都可以用來命名,加固歷史佐證,而朝鮮、王儉決不可再出現。 

 趙雲曾經被封為箕鄉侯,其實也是有個的原由,漢廷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同時可加速漢化進程,其實在華夏曆史中,也常有此類事件發生,皆是以軟性漢化為目的,華夏文明的兼容性,是世界歷史獨一無二的存在,文字、語言、地名、風俗、身著、建築風格等,都可以成為漢化的工具。 

 當然平攘縣位於大同江南岸,也確實有箕鄉存在,而且還有胥餘祠存世,趙雲封爵後還專門拜會過此祠,並且自掏腰包,重新修建胥餘祠。 

 箕子與微子、比干皆是殷商王室至親,在殷商末年又齊被稱為“殷末三仁”,名為胥餘,左慈入武州後,趙雲授意箕子被尊為仁獻真人,衛滿被尊為燕盛真人,同時建設道觀供奉,為北宮輔佐真君趙雲的下屬神只。